第137章 生男(第2页)
事既然已经做了,后悔没用,只有以后再不出现此类错误。
上车后,沈老大主动提议把他们送到望仙山上。刘振东以为沈老大怕连累他才提议的,沈老大解释了半天,刘振东知道沈老大的苦心。
刘振东让沈老大把他拉到应德那儿,他现在的任务是专心陪老婆生孩子,其他的事都不用管,一切等生了孩子再说。沈老大一想也是,望仙山在外海,不好找,出去短时间内肯定回不来,老婆一个人在家,他绝对不放心。
和应德汇合后,刘振东和应德待在一起,两人像很久没见面的亲兄弟,相互说着分开后的遭遇。沈老大也很高兴,立马返回家中给王晓茹报喜。王晓茹听到三人终于在石坞村汇合了,再没遇到神秘道派的围截,也算是一路的苦没白受。就是听说刘振东和应德瘦了很多,让王晓茹心里有些难受,打算哪天偷偷去看一下他们,给他们带点好吃的。
接下来一段时间,王晓茹给沈老大帮着看店,沈老大专心陪着老婆产检,伺候老婆,他老婆也知道王晓茹是沈老大的恩人,也是高人,对王晓茹也很好。沈老大除了照顾老婆,还帮王晓茹往应德的废品收购站时不时送点吃的用的。本来王晓茹要自己送,和他们见一面,商量以后的事,可沈老大不让王晓茹冒险,这也是刘振东的意思,现在是非常时期,一方面要隐藏好,还有沈老大的老婆要生孩子,这事大事,不能因为他们的事影响到沈老大的老婆生孩子。
这样潜藏下来很好,都在石坞村附近,也没有发现神秘道派的人出现。今后小心一些,就没有什么意外。
刘振东没想到,应德的废品收购站居然还能盈利挣钱,一个月的时间居然挣了5000多块钱。刘振东感叹,要不他家县城的好多收废品的老板,听说都是全款买房,而且一买就是好几套,原来这行确实能挣,就是脏一些,累一些,在人们眼中是比较下贱的。不过这几年,看着收废品的都发了,对这行不再认为是低贱的了,每个收废品的老板都被称为什么什么大王。
一个月后,沈老大的老婆,快到预产期了,王晓茹劝说沈老大把老婆送到医院,这样安全。别看南方人在经济头脑上比西部人灵活,可在这方面还是比较保守,认为生孩子必须生到自己家里,才对家有念想,才算落地生根。沈老大征求老婆的意见,老婆笑骂道:“你会接生吗?晓茹姑娘一看就没结婚,也不会接生,不去医院去哪儿?”
沈老大连声说:“好的好的,听老婆的。”
此后,沈老大关了小卖部的门,专门去县城医院陪老婆生孩子,王晓茹每天县城和沈老大家里跑着给送饭,送用品。预产期到的前一天,沈老大老婆开始肚子疼,沈老大一个人手忙脚乱的不知道怎么办,王晓茹好歹陪过弟媳妇生过孩子,倒是不忙不乱,一边安慰沈老大老婆,一边给沈老大安排买些产妇用的东西。终于,折腾了一天一夜,母子平安,孩子刚生下来,台风就来了,医院停电停水,沈老大经验也丰富,早就备了些蜡烛,桶装水等台风季节用的东西。
儿子出生后,沈老大高兴的语无伦次,虽然之前黄福仁就点过,他的孩子是儿子,但真正生下了,见到孩子是带把的,那种心情不能用语言形容。沈老大快五十岁的人,多半辈子是光棍,村里人当面叫沈老大,背地里叫他老光棍,教育孩子拿他当教材,什么不好好学习,没有出息,就像沈老大一样打一辈子光棍,到老了无子无女,什么不好好挣钱,讨不到老婆,就要断后。沈老大这些话当面都听过,能想象背地里的嘲笑和更难听的话。儿子的出生,让沈老大把多年咽的气长长出了一口。
王晓茹对沈老大的重男轻女很是鄙视。沈老大在看到儿子的第一眼,就说道:“儿子!儿子!果然是儿子!我有儿子了!”而且在平常交谈时沈老大偷偷给王晓茹说得知,如果生了女儿,他照样在村里抬不起头,只有生了儿子,才算扬眉吐气。后来才知道,南方人,尤其越靠海的人,越重男轻女,有些人家还以生的儿子多为荣,越多家里在村里的气势越凶,也就没人欺负了。沿海的渔民和西部传统农耕时候一样,所有的劳动都是靠人力,而且是男劳力,这就形成了女人在家做饭看孩子,男人在海上拼命,才能给全家人温饱。在海上,女人几乎没有作用,她们只能在家补补渔网,带带孩子,做着热饭等着出海的男人归来。这样的生活对女人来说很残忍,每次男人出海,女人都提心吊胆,心里的那种煎熬没有经历的人根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