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大国中芯 扬眉吐气反向卡脖子

 一开始雷权只当这是个正常的研究课题,并没有考虑这项技术会对世界带来的影响,直到有一天他突发奇想,一个结合了ai、扫描隧道显微镜和电控系统的芯片制造计划产生了。

 他的本意是解决一下本国cpu和gpu芯片被“卡脖子”的问题,人类虽然早都提出了量子计算机技术,并且有了一些成果,但基于其结果不确定性和成本等原因,始终没有得到太大发展和普及,反倒是“云计算”这种基于网络的算法近年发展突飞猛进。

 究其原因,雷权认为算力的提升不一定要全靠芯片本身的能力,也得看外部结构的合理性。

 基于神经网络计算机概念的提出和金刚石立体网状结构的启发,雷权冒出了一个开发多层立体结构cpu的想法,相当于把以前的单层cpu扩展成“千层饼”结构的多层cpu,这样不但可以大幅提升单颗cpu的算力,还可以从某些方面减少cpu内部电路冲突,减少设计时间成本和增加可拓展性。

 自己做这个东西是不可能的,一辈子都不可能的,雷权是个懒人,当然是招呼劳务外包了。

 于是一个单独的技术项目组成立了,3个计算机结构专家、2个半导体技术专家、2个材料学博士、一个机电学专家,10台扫描隧道显微镜,若干实验材料,专业实验空间......一切准备就绪。

 相对年轻的团队、激进的项目领导人、崭新的机器、充足的资源支持——项目开始了。

 光是设计就用了3个月,从最初的简单拼凑,到结构优化,到功能改革,除了从国外抄过来的先进结构,这个新芯片还采用了两项新技术——备用线程和直返处理技术。

 备用线程技术是一种保险措施同时也是一种超频技术,假设原先的cpu设计一般都是一个线路出问题了,整个cpu运行就会被妨碍,严重的甚至导致整个芯片报废。

 而采用这项新技术虽然需要两倍空间,但是某条线路一旦出了故障,另一条线路立刻就能接替它的工作,如果两条线路都没有问题,那么备用线路还可以对主线路辅助加速运算。

 直返处理技术是一种简化运算法、也是对cpu的另一种精细化分工。

 就像人类的眼皮的开合会因为眼睫毛的受触发而启动,一个沙子打到眼睫毛上眼睛就会立即闭合,这是一种人体的局部应激反应,这个动作有点像是本能或是应急处置措施,这个过程甚至都不会经过大脑同意就会自动执行。

 这项技术会把一些不需要核心cpu就可以处理的逻辑运算单独分离出来,专线专用、独立内存、独立钟频,既可以有效加快新型cpu运行效率,还可以减少核心cpu的算力占用。

 新型cpu相当于把老式cpu立式互联了,整体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绕路”线路,以前很多弯弯绕绕只为避免冲突的线路都可以省略了。

 新cpu还针对有些专业功能进行了超级细化分割,比如以前电脑上放音乐、放视频、看网页、压缩软件、文字处理、表格处理等功能,都是靠程序转化数据然后交给cpu处理的,顶多是多分几个线程去处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