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帝国简史 双权并行

镇上来往的人们口中所谓的帝国,其实叫做神圣帝国,神圣帝国乃是君权和神权双权并列的权利的制度。

 

神圣帝国的国教是光明圣教,而他们的国家管理则采用君主议会制。

 

之所以实行双政权,是因为神权太霸道,但是群众基础太高,不能废除,只能另立一个政权来分化其权柄。

 

神圣帝国立国之初就是靠一次信统一的教众起义,才奠定了人类第一大国的基础。

 

对光明和荣耀的信仰使得他们众志成城,推翻了一切敌人。

 

但等到立国之后,很多人渐渐发现信仰并不能决定一切,而光明圣教的最高领袖——教皇——地位有点过高了。

 

教皇常常独断专行,做出很多错误的决定,而那些不再纯粹的教众中,也开始有人假借神的名义行苟且之事。

 

后来一些有志之士不满于教皇的独裁统治,开始拥立新皇。

 

两边的人开始对立,但国教始终是国教,民众基础太牢固。

 

两方人马的对峙,甚至有的时候会造成流血冲突。

 

不管是新王还是教皇,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

 

新王是从内心不愿意发生流血事件,而教皇至少表面上要做到仁慈和平。

 

所以这种奇特的政权,开始默默实行。

 

怕新王变成另一个教皇,所以独裁权成了众议权。

 

君主议会制中君主不再是主,而变成了议会为主。

 

而教皇一派也开始将权力分散,形成了一个11白衣大主教、一个红衣大主教、一个黑衣大主教的圆桌权力结构。

 

在这个结构中,教皇仍然是最高领袖,但他下达的教令需要先经13个大主教的表决才能通过成为决议。

 

正常事务处理由白衣大主教决定,需要亲自出面进行的表彰和嘉奖活动,将由红衣大主教执行,而那些见不得光的事情,则是由黑衣大主教执行。

 

所以,教廷的各种职务,基本上是按颜色来区分功能的。

 

教皇是全金色的袍子,类似龙袍,带教皇冠。

 

大主教级别,则是在袖口、领口、肩线、裤口、腰带上镶金边、妙金线。

 

依次类推,往下一级是主教级别,绣着银色装饰线,又称银袍主教。

 

再下一级是小主教,又称铜袍主教。

 

再下级是神父,白袍神父代表着祝福,黑袍神父代表着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