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给县太爷提建议(第2页)

 其实渔天正本可以不来,但他放心不下渔苗一个人来衙门,作为堂哥,保护堂妹也是理所应当的。 

 本来馒头也想跟着来,结果被渔天正抢先了一步。 

 到了衙门,渔苗正好遇到了陈捕头。 

 陈捕头听说渔苗是来找县太爷的,立刻带着她进去。 

 毕竟他刚和县太爷说完话才出来。 

 县太爷看到渔苗,有些惊讶,但手中的笔还在继续,他在写字。 

 “渔村长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这个时候来找我,有什么事吗?”县太爷挑了挑眉,一脸好奇,同时落下最后一笔。 

 “县太爷果然慧眼如炬,堪称神算子,连我有事相求都能猜到,那我也就不绕圈子了,我这次来是想问问,能不能把大梅沙海湾口停靠船舶的地方修缮一下?” 

 “嗯?这是为何?往常不都是这样停靠的吗?”县太爷好奇。 

 “实不相瞒,我多次觉得这样很不方便。因为每次只能一艘渔船靠岸,要是船多了就只能排队,太耽误时间。 

 我想着咱们这里靠海为生,港湾口这么小可不行。我建议让县中的富裕人家捐款,把港湾口扩建一下,这样就能让更多的船同时停靠,也不会耽误时间。 

 而且我还想到了一个增加百姓收入的办法。” 

 渔苗说到这里,思路一下子打开了。 

 虽然她早就有这个想法,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她觉得现在正是个好时机。 

 不过,要是想让县太爷帮忙牵头做这件事,总得给他一些好处才行。 

 “哦?什么办法?说来听听。”县太爷来了兴致,放下了手中的毛笔,看向渔苗。 

 从渔苗进来,他手中的笔就没舍得放下,这下终于放下笔,不打算写了,可见县太爷对增加百姓收入的方法十分重视。 

 “其实我想让县太爷牵头募捐,修建大梅沙港湾口,我是有自己的私心,但这其实也造福咱们义丰县的百姓。 

 不仅是富商可以从中得利,百姓也可以开启他们不一样的经营模式。港湾口修建好之后,县太爷可以让百姓在海湾口摆摊卖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