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皇宫闹鬼(第2页)

 李宸妃的注意力并未集中在自已的双眸,而是更多地投向了包拯的外貌与行为举止。 

 魁梧的身姿,英俊的面庞,一身正气。 

 李宸妃看罢,内心不禁由衷地发出赞叹。 

 “真乃良臣也!” 

 有这样一位忠臣辅佐,皇儿定能成就一番千古流芳的明君伟业。 

 “包卿快快平身。” 

 “谢娘娘。” 

 “包卿,哀家之事,如今可有眉目?” 

 包拯一顿:“臣目前尚无头绪!事关娘娘的安危,臣不能不小心谨慎。” 

 “更兼时隔多年,能证明娘娘身份的,除了手中金丸之外,再无人证。” 

 “唯有待臣细细寻找线索,还望耐心等待。” 

 “包卿言之有理,是哀家心急了,哀家的冤屈全仗包卿,包卿小心仔细。” 

 “娘娘放心,臣既然接了娘娘的案子,便竭尽全力为娘娘沉冤昭雪,让娘娘和皇上早日母子相认。” 

 “嗯!” 

 李宸妃颔首,心中早已急不可待。 

 自从回到京城,她从包拯和公孙策那里得知,皇上是一位品行端正、仁德兼备的明君。 

 作为母亲,内心深处自然是无比喜悦和宽慰。 

 然而,自从她生下皇上,除了皇上七岁那年她匆匆见过一面,此后便再也没有机会相见。 

 如今皇上已经二十五岁,长大成人,并且成功登基,成为一国之君。 

 而作为皇上的亲生母亲,她却流落在外,甚至皇上并不知道世上还有她这位母亲的存在。 

 作为母亲,李宸妃怎能不感到痛心? 

 皇上如今的模样,她这个做母亲的完全不了解。 

 她对皇上的记忆,仍然停留在十八年前他还是个孩童的时候。 

 她心中怎能不充满期待和挂念? 

 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呢? 

 但她也明白,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 

 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也不差这几天。 

 现在,她绝不能暴露自已的身份,否则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甚至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现在,她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包拯身上。 

 又过了两日。 

 包拯这边,却似乎毫无进展。 

 他不敢轻易探询二十五年前的宫闱秘史,因为刘太后警觉性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