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郭槐探包府(第2页)
这并非刘娥想看到的结果。
她辛辛苦苦治理了十几年的大宋朝,不能毁在自已手里。
做不了武则天,也要成为窦太后那样的人,名垂千古。
不能因为狸猫换太子一事,让鲜血付诸东流。
当然,这也不代表她就希望狸猫换太子一案被公之于众。
虽然那是政治斗争,放眼整个历史,就没有不争的,算不上什么特别。
但终究这事并不光彩,是她人生的一个污点。
她也不想在晚年了,还留下一笔不光彩的历史。
更何况现在包拯究竟知不知道此事,还两说。
她没必要急于除掉包拯这个能臣干将,落个杀忠臣的骂名。
在事情没弄清楚之前,她不会轻举妄动。
刘娥略一思索,遂道:“包拯是皇上的宠臣,是大宋的栋梁,岂可说杀就杀。”
郭槐急道:“可是太后,若不是杀包拯,对您可是大大的威胁呀!”
“哀家自有分寸,从现在开始,你监视包拯的举动,有任何异样和风吹草动,立即禀报哀家知道。”
“是!”
郭槐都惊呆了,不敢相信,这个时候了,太后竟然都不杀包拯,还把他当国家栋梁。
这和以前的性格可不同啊。
年轻时,太后那可是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而这些年,反而变仁慈了。
原本是有机会临朝称制,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可就因为李沆、李迪、王曾等大臣的几句劝告,她竟然就放弃了称帝的野心。
这是郭槐一直无法理解的事情。
现在,更是无法琢磨她的心思。
尤其是在眼下这个紧要关头,他对包拯竟然选择了仁慈,对包拯的偏爱,似乎不亚于皇上。
包拯滥用职权杀桃杌,她没有杀包拯。
眼下,关系到她名誉的大事,她还不杀,这就说不过去了。
换作当年,但凡对自已不利的政敌,她宁可错杀,也不会放过。
虽然没有杀士大夫,但反对他的大臣都全部被贬黜,诸如寇准,范仲淹等。
所以,郭槐现在是越来越看不懂太后的行事风格,像是变了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