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铡包勉(3)(第3页)

 展昭打听得知,曾有百姓前往州衙申诉,可州衙均不受理。 

 而告状的百姓回来后,均离奇身亡。 

 “可有查出是包勉所杀的实证?” 

 展昭摇了摇头,“属下无能,实在是没查出什么证据?” 

 一旁的公孙策闻言也叹了口气:“大人,从表面上看,似乎处处都指向了包勉,可既然查无实据,便无法推断是包勉

所为,还是有人刻意陷害,看来此案只能列为悬案!” 

 包拯只是轻嗯了一声,疑惑道: 

 “大理寺的案卷上不是还说,包勉为官期间,在县衙门口放置了两个大缸,无论原告被告,谁朝里面扔的钱多,便判谁赢。” 

 “包勉还曾强抢民女!” 

 “难道展护卫到了莱阳县,就不曾打听到这方面的消息?” 

 展昭沉吟道:“属下的确听百姓议论过此事,也暗中去县衙查过,可没有发现什么赃款。” 

 “大人,包知县会不会真是被人陷害?” 

 公孙策也在一旁说道:“展护卫言之有理,大人为官以来,得罪了不少权贵,想要置大人于死地者多不胜数。” 

 “然而,大人如今权势在握,他们对付不了大人,便想从大人的侄子包勉下手。” 

 包拯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个可能性。 

 然而。 

 若是真的有人陷害,对方怎么一点证据都不制造,只是凭空诬陷,这样的伎俩未免太浅显。 

 所以,包拯直接排除这个推断。 

 最大的可能就是,包勉的确干了见不得人的勾当,只是做得十分干净利落,没有留下明显的痕迹。 

 本尊和包勉从小一起长大,包拯怎能不清楚包勉是什么样的人,不但聪明,而且十分狡猾,有野心。 

 不过,既然查不出实证,包拯也不能主动把他送上断头台。 

 再想做青天,也不能这么干。 

 世上没有这样的道理! 

 要说包拯一点私心都没有,那是骗人。 

 他心里也不想包勉死,不想让嫂娘失去这个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