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长安柳月

第33章 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园(第2页)

 哥舒翰的第四团被命名为‘疾风’,这个团是骑兵团,起名疾风,意为兵法风林火山中其疾如风的意思。

 程氏兄弟的老大程若水第五团被命名为‘刑天’,在李重润的计划中,这个团人人着重甲,手持陌刀,曾为一支攻无不克的重步兵团。

 老二程若冰带领的团被命名为‘羿神’,里面的士卒都由弓弩手组成,负责远程火力打击的任务。

 向郭敬之等六人授旗之后,李重润带着李林离开了校场,接下来,就由他们六人在那三百人中挑选出符合本军需要的军卒。

 被选中的军卒在团长那里登记完名册后,便可以在钱仁那里领到安家费与第一个月的饷钱。

 李重润如今手中的钱自然是不够,但钱仁表示他愿意用自己的私房钱来帮他垫付。

 钱仁这个人,李重润心里暗暗的思忖着,有点意思!

 就在他离开校场准备返回别院的时候,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孩童的声音。

 “殿下,请稍等!”

 李重润停下脚步,扭头便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孩童,身穿采衣,头上扎着两个总角,急急忙忙的从后面赶来。

 他转过身,孩童已经来到他的面前,见到李重润的时候,这个孩童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畏惧,他从怀里摸出几个鸡子递给李重润。

 “殿下,我爹知道您上午在校场点兵,他煮了几个鸡子让我给殿下送来。”

 刚到尚林苑的时候,这里的佃户百姓对这位庐陵王世子还是十分敬畏的。

 毕竟王公贵族食邑内的百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便是他们的奴仆,食邑的主人对他们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可经过这些天的接触,他们对李重润的印象已经是大为改观。

 李重润刚一来到尚林苑,便他们宣布了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那就是以后尚林苑的佃农们不必再上缴公粮了。

 因为农业技术的原因,这个时代农田的产出十分微薄,每亩地一年也就能产出两三石的小麦。

 而根据朝廷原本的规定,食邑内的佃户每亩地一年要上缴两石的粮食。

 尚林苑虽然有两千五百亩地,看似土地宽广,但平均到每个五百余名佃农的头上,每人只能分到五亩地。

 因为尚林苑地处黄土台原的之上,取水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