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长安柳月

第69章 一切似乎都没有变(第2页)

 太平公主李令月原本的丈夫叫薛绍,是唐高宗的嫡亲外甥,城阳公主的二儿子。

 在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朝中风传时任皇帝的李旦被软禁,武则天即将临朝称制,并且要杀尽李唐宗室。

 而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江都王李绪,鲁王李灵夔,范阳王李蔼,东莞公李融,越王李贞,琅邪王李冲等人,都是德才兼备之人,受到百姓与官员的拥护。

 碰巧在这一年的七月,武则天修建的明堂竣工,她邀请李唐宗室子弟一同前往长安赴会。

 因此在武则天邀请他们前往长安的时候,李氏诸王担心武则天迫害自己,便伪造圣旨,起兵与武则天对抗。

 因为诸王之间各怀鬼胎,无法团结一致,最终被武则天各个击破。

 叛乱被平息后,李氏诸王都被武则天刺死,他们的子嗣也全部流放去了岭南。

 薛绍的哥哥自幼便与琅琊王李冲交好,在诸王叛乱的时候,他们二人便想要在长安举兵与琅琊王里应外合。

 失败之后,薛顗被武则天斩杀在午门之外,而薛绍则因为太平公主的求情,则是被杖责一百,囚禁在天牢。

 薛绍此人也是性格坚毅,宁折不弯,他被囚入天牢之后,便绝食而死。

 因为薛绍的事情,再加上武承嗣、武三思等人把持朝政,李唐宗室残存的子弟都是如履薄冰,每日被武氏子弟和他们的党羽弹劾、构陷。

 李令月虽然是武则天最宠爱的小女儿,也未能幸免。

 武则天为了保护李令月,于是在她临近登基两个月之前的时间,将李令月嫁给自己的堂侄武攸暨。

 太平公主因为成了武家的儿媳而避免了武氏子弟对她的攻讦。

 有了太平公主的这个例子,武则天为了避免武家子弟在自己死后遭到灭顶之灾,于是准备故技重施,通过让武李两家结为姻亲的方式来化解两家的矛盾。

 因此,在武则天将李显册立为太子的第三天,她又颁下诏书,让李显的女儿永泰郡主李仙蕙嫁给武承嗣的长子,如今的魏王武延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