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长安柳月

第87章 我把杨继业的先人也弄来了?(第2页)

 哥舒翰想了一下,对李重润说道:“殿下,现在应该是已经是酉正左右。

 您睡了将将一天,要不要起来吃些东西?”

 李重润听到哥舒翰的话,这才感到腹中有些饥饿,他从卧榻上站起来,一撩门帘走出了帐门。

 “殿下......”

 “殿下......”

 “殿下......”

 看到李重润走出帐篷,那些围坐在火边的士卒纷纷起身跟他打着招呼。

 李重润看了看他们手中的吃食,每个人都拿着胡饼就着水吃。

 “怕不怕?”

 李重润随意走到一个士卒身边坐下,接过哥舒翰给过来的胡饼撕下来一块,一边吃一边看向士卒笑着问。

 那士卒看到是李重润在问自己,连忙伸了伸脖子,将口中正在咀嚼的胡饼咽下去。

 随后他一挺身站了起来,双手抱拳对李重润行礼道:“皇孙殿下,臣不怕!”

 “好,”李重润仰起脖子对那名士卒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你是关内道人士?

 叫什么名字,是怎么来的咱们右内率?”

 那士卒扭头看了一眼哥舒翰,哥舒翰对他点了点头,这才坐在李重润的身边。

 “启禀太孙殿下,额是关内道麟州(今陕北神木县)人。

 额叫杨恪,额祖上是弘农杨氏,按照族谱,前朝文皇帝乃是额曾祖父的堂兄。

 开皇二年,突厥沙钵略可汗率军入侵隋朝,大将军韩增寿领命北击突厥,命我曾祖固守麟州。

 后隋末大乱,额曾祖为躲避战乱,便带着额们一家留在了麟州。

 前些日子额来长安,听说太孙殿下您在募兵,额也想在沙场上博一个功名,这就进了右内率。”

 麟州杨氏?杨恪的这一番话惊的李重润目瞪口呆。

 这一支的确是弘农杨氏的后人,这一支在唐朝的时候很低调,哪怕是天宝年间杨国忠做了宰相,杨玉环当了李隆基的宠妃,他们也没有人参与那些朝堂纷争。

 可是到了北宋初年的时候,麟州杨氏却成了当地的豪强,特别是到了后晋时期,麟州刺史杨信更是成为以兵强马壮称雄麟州的一方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