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长安柳月

第185章 风雪逃亡路

 长安城明德门外,三十余里左右,有一座山峰,名曰太乙山。

 相传西汉时期,汉武帝身边的仙官东方朔,曾在此与太乙真人论道而得名。

 太乙山,既是终南山五峰之一,也是秦岭的余脉。

 顺着太乙山向南五百里,便是当年诸葛亮六处岐山的根据地,汉中。

 秦岭山高林密,路险难行,因此李白在从剑南道翻越秦岭来到长安后,才会留下‘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

 此刻的太乙山,早已被大雪覆盖,原本就狭窄的山路上的积雪足有一尺深,几个人正艰难的沿着雪径向山上攀爬。

 一个身材健硕,星眉剑目的男子走在最前面,用手中的横刀不断劈砍着路两边的枯枝。

 他的身后是一个英姿飒爽,容貌绝美的女子。

 女子的身后,两个黑衣人深一脚,浅一脚的在雪中前行,其中一人,肩膀上绑着厚厚的绷带,从衣服上的口子和血迹能看出来他曾受过伤。

 这四个人,便是那日在曲池坊陈文华家柴房中的徐彦昌、公孙娘子,扶余旻和泉旭四人。

 那日他们在曲池坊中被旅贲卫和武侯、不良人联合围捕,几人虽然身手不凡,但官府实在是人多势众,他们拼尽了全力,险些就被擒住。

 幸亏在关键时刻,有一个神秘人用马车将他们三人送出了长安城,他们这才侥幸没有被抓住。

 他们行动之前,根据鹅老的布置,为了不将三爻暴露出来,所以行动之后的集合地点定在了城东春明门外的万寿寺。

 这座万寿寺乃当年废太子李承乾为了给母亲长孙皇后祈福所修,李承乾因为谋反被废之后,这座佛寺便荒废了。

 因为万寿寺地处长安城外,因此成了许多逃荒来长安的流民聚集之地。

 因为这些流民中鱼龙混杂,所以鹅老认为事成之后在此地集合也不会引起官府的注意。

 出城之后,徐彦昌四人便前往事先约定好的地点附近潜藏下来。

 然而等了一晚上,也没有看到其他人前来汇合,徐彦昌等人便知道,恐怕他们在长安城内潜藏的人基本上都是凶多吉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