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长安柳月

第192章 少年神童张九龄(第3页)

 钱仁的心中暗下决心,满脸堆笑的看向张九龄。

 “张大人,你有所不知,太孙殿下如今主持匦使院,这匦使院的规矩自然与其他衙门不同。

 咱们太孙殿下是何人啊?

 那是未来的国之储君,他的上面有圣皇陛下,太子殿下老成持国,咱太孙

殿下在匦使院自然可以尝试一些新的规矩。

 按咱们太孙殿下的说法,这就叫不拘......不拘......”

 看着钱仁说到一半想不起来词儿了,李重润的心中着急,连忙提醒他,“不拘一格降人才。”

 “多谢太孙殿下提醒,”钱仁连忙向李重润行了个礼,随后对张九龄接着说道:“咱们太孙殿下说了,年轻人才是未来的希望。

 年轻人强则国强,年轻人进步则国进步,年轻人,就是初生的太阳,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

 张九龄听到钱仁的这一番说法,脸上也露出激动之色。

 要知道他原本也是少年神童,十几岁写的文章便被张说所赞誉。

 宰相张说因为得罪了张易之,在被流放岭南的时候,途径张九龄的故乡,读到他幼时所做的文章,便赞誉说:张九龄的文章有如轻缣素练”,能“济时适用”。

 张九龄原本来长安是准备参加科举的,李重润也知道,他在后年将以弱冠之龄考取进士,授予校书郎的官职。

 张九龄一生除了为官清廉,颇有政治建树之外,他的文名也可以说是震古烁今,在《望月怀远》中的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可谓是千古绝唱。

 此时的张九龄,刚满十八岁,正是意气奋发,血气方刚的岁数,听到钱仁这一番话,再看站在面前的李重润,心中对这位太孙殿下的知遇之恩充满了感激之情。

 “太孙殿下,”张九龄面容坚毅,目光坚定的看着李重润,“蒙殿下不弃,子涛愿为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