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武三思的小心思(第3页)
运转难以为继,这样一来,朝廷该如何运转啊?”
“这.....”
武则天原本听到武三思的建议也有些意动,她本来就是睚眦必报的性格。
这些年李唐余孽四处兴兵造反,她疲于应付,这才对吐蕃、突厥等番邦异族绥靖妥协。
可如今吐蕃和突厥竟然变本加厉,不断大举入侵大周境内,这让武则天感到十分没面子,早就有了和他们决一死战的想法。
但她也知道刘政会所说的没错,经过十余年的动荡,如今的大周刚刚有了国泰民安的迹象,若是再次穷兵黩武,恐怕朝廷也是不堪重负了。
武三思看到武则天犹豫不免有些着急,他原本就是想让武氏子弟掌握更多的军队。
这样一来,即便是武则天哪天驾崩了,他进可以拥兵自立,实在不行,手中的军队也能用来自保。
“陛下,”武三思急切的看着武则天说道:“大司徒所说的没错,但若是放任吐蕃、突厥肆虐,我大唐十道中的剑南、陇右、河南、河西、河北等五道恐怕都会民生凋零。
不仅如此,若是看到大周软弱可欺,恐怕原本已经臣服的西域各国、六诏、百越等国,也会蠢蠢欲动。
如此一来,若是大周边境烽烟四起,百姓为了躲避兵灾流离失所,税赋也无法保证,国库只会更加空虚。
因此臣以为,我大周只有倾力一战,一役全功,彻底打消吐蕃、突厥两国的嚣张气焰,未来才能海清河晏,享万世之太平。”
武三思的这一番话,李重润听着都觉得颇有道理。
所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大周真要是能够全力以赴的一战定乾坤,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只是李重润知道,武三思虽然嘴上说的漂亮,但他其实真正的目的,只不过是想要扩充武氏一族的实力而已。
真要是到了要和吐蕃、突厥决死一战的时候,他未必不会为了保存实力而丧权辱国。
果然,接下来武三思便向武则天建议,以河内王武懿宗为正、九江王武攸归为副,募兵二十万,屯驻在长安城北的泾州,防备突厥重演当年颉利可汗突袭长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