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现在看你衣着光鲜,我也算是欣慰了(第2页)

 围绕此产生了诸多利益, 什么飞丁、套丁之类,

 本质上都是新界乡人把属于自己的丁权利益出让给别人。 而这所谓的丁屋度假呢,

 当然是在230一系列的操作下将原本属于乡人的丁屋卖给外面的人啦。 要知道这丁屋每层面积足有700职,

 又可建三层,

 总面积高达2100职! 对于许多港人来说, 这是豪宅中的豪宅!

 而因为其位于新界的缘故,

 价格比港岛、九龙的房屋不知道低上多少, 如此一来,

 自然会有一些人跑来购买丁屋。

 陆文东笑着帮陆翰涛倒酒:“像我这种人... “除非是丁屋大厦!”

 陆翰涛握着酒杯的手略微颤抖, 他猛然看着陆文东,

 心神巨震! “陆先生。”

 陆翰涛有点明白过来了,

 这个同宗的成功绝非侥幸, 人家真是聪明绝顶!

 竟然只是因为自己无意识的一句话,

 便猜到了自己的目的! 陆翰涛不再隐瞒,

 他坦然道:“不瞒陆先生,我这次特意来找你,就是想向陆先生求教如何兴建丁屋大厦!” 理论上来说,

 似乎建丁屋的利润更高。

 毕竟丁屋是独栋,

 对于一般港人来说,

 丁屋就是别墅,

 可以卖上高价!

 实际上并非如此 …

 别墅总价太高, 销售周期长,

 财务成本也高,

 再加上在这长久的销售等待期中又很容易出现其它不可测的政治风险 … 综合算下来的话,

 搞个十几栋丁屋赚点零花钱是没问题, 但是想指望靠丁屋暴富?

 那还是趁早醒醒。

 丁屋大厦就不一样了, 按照当前的丁屋政策,

 每个男人可以建每层不超700吸而后不超过三层的丁屋。 如果将之分割一下,

 等于就是3套700职的房间 …

 卖700职的房子跟2100职的房子, 其销售难度不啻于云泥之别。

 卖的快,

 资金回笼就快,

 财务成本就低!

 再加上丁屋大厦的房屋数量, 这么算下来的话,

 那可比单栋的丁屋大厦赚钱多啦。

 陆文东奇道:“原来太公已经说动政府放宽地积比率?” 陆太公眉毛一挑:“厉害。”

 “ 不 错 。 ”

 陆太公坦然承认:“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跟民政署、地政总署洽谈。”

 “大家有感于本港可供发展的土地越来越少,而向地政总署申请建设丁屋的申请却越来越多,为了善用土地资源, 所以希望通过兴建丁屋大厦的形势来解决丁屋弊端。”

 其实呢,

 香江这块并不缺土地。

 就说港岛以及九龙这两个地方,

 当年他们都能通过开山填海以获得新土地, 怎么现在就不行了?

 无非是在成本上、政治上需要诸多考量。 而回到新界的丁屋政策,

 外界许多人认为随着原居民不断生育, 而丁权亦可以代代延续,

 兴建丁屋的需求便变得无穷无尽。 而土地资源又有限,

 丁权只会激化原居民和非原居民的对立和仇视, 最终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冲击。

 实际上,

 陆文东并不认同这个观点。 后世的时候,

 大陆的乡人也有宅基地可供盖房, 乡人也是代代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