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董事长,我正想向你汇报这个事情(第3页)

 但是呢,

 对于银行以及地产商来说,

 其实是好事,

 这说明广大市民的购房需求再次被激发, 那他们就要贷款 …

 在本港买房,

 绝大部分的房款都要靠贷款, 对银行来说,

 赚钱的机会来啦。 “ 没 错 。 ”

 黄世同也道:“康泽花园推出时,因申请抽签人太多,秩序大乱,发展商被迫暂停派发申请表,并于翌日在报章刊 登申请表格。

 申请人士可用邮寄方式将申请表连同1万元本票寄回,再隔数日之后才进行抽签。” “炒风日炙,说明地产重新抬头。”

 陆文东微微一笑:“中英协议已经敲定,本港前途日益明朗,市场信心恢复。”

 “加之港元随同美元贬值,刺激本港对外出口大幅提升,并促进经济提升恢复。” “接下来,银行的时代就要来临。”

 众人纷纷鼓掌,

 他们都是资深银行业人士,

 自然能够理解陆文东说的这些话。 市场经济越活跃,

 大家对于钱的需求就越多, 也越敢消费。

 而市场一旦陷入低迷, 哪怕手中有钱,

 其下意识的本能也是省衣节食。

 “我们要吸取原来海外信托银行冒进的教训。”

 陆文东面色忽的郑重:“银行就是银行,要遵守本业。” 众人登时正襟危坐,

 海外信托银行之所以会陷入困境, 就是因为之前太过贪功冒进,

 在地产行业陷入的太深!

 一家银行不好好搞它的融资放贷, 结果却跑去搞什么地产开发 …

 在世道好的时候自然没什么问题,

 但是行情一旦转艰, 那就要

了老命了。

 “明白。”

 众人纷纷道:“吃一见长一智,海外信托银行好不容易才熬过这一关,绝对不敢再重倒复辙。” 实际上是因为陆文东掌握了绝大部分的大权,

 就算他们想怎么样, 也只是想想而已。

 “陈总,各位。”

 陆文东跟着道:“接下来应当有不少新股要上市,或者供股,我认为我们应当额外成立商人银行或者财务公司,以 承担企业收购、兼并、重组等诸多业务。”

 陈涛涛立马道:“董事长,我正想向你汇报这个事情,想不到你已经提出。” 黄世同在边上笑道:“这个就是英雄所见略同。”

 众人顿时大笑。

 1965年银行危机后,

 港府暂停签发银行牌照,

 持牌银行数目也从1964年的86家减至74家。

 当时外资机构涌入港岛的方式是与本地注册银行合作,

 或在市场收购银行股权,

 达到在港经营银行的目的。 但是,

 通过这一途径进入港岛金融业的成本愈来愈高昂, 可收购的对象也愈来愈少。

 不少跨国银行改以财务公司的形式来港设立附属机构, 参与毋须银行牌照的商人银行或投资银行业务,

 从事安排上市、包销、收购、兼并等业务。

 比如说跟恒隆有极大牵扯的大来财务就是在走这个形势。

 而又为什么要在银行之外额外成立财务公司? 当然是为了经营上的机动灵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