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这不仅仅是一条运河(第2页)
便让新政府天然立于不败之地!
更何况,
桑解的人又不是不知道陆文东的厉害, 人家培养的这票爪牙进丛林如履平地! 装备又精良!
自己这边根本打不过! “很好。”
眼见众人冷静下来,
陆文东才跟着道:“农林部会很快丈量好土地,而后进行二次分配。” “只要是尼加拉瓜的国民,都将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
虽然陆文东已经敲定大运河工程,
而大运河工程也可以提供足够的工作, 但是呢,
甭管是什么农业社会还是工业社会, 土地永远都是根本。
尤其尼加拉瓜上下还穷的叮当响, 有一块土地在,
他们好歹能靠着种地维持生活, 否则就会出现大批的流民。
流民要是没有工作的话,
到时候到处都是星星之火。 当然了,
本次的耕者有其田计划主要是解决地权分配不均的问题, 将土地化整为零,
摧毁农村中的地主经济,
打破大地主、小佃农的局面。
这还只是第一步, 到了后面,
等尼加拉瓜的工业化跟上以后, 陆文东还会继续第二部改革。
这个事情还有点早,
陆文东也不确定尼加拉瓜一定会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发展, 所以,
他还需要再看一看。
一场会议并不能解决什么, 最终,
这些还是要等落实到地方后看实际的操作情况, 陆文东今天主要是统一下思想,
并给与具体的指导纲领。 “本国文盲率很高。”
一个地方能不能发展起来, 很看教育水平。
比如说港岛,
其之所以能够在五十年代以后马上就承接来自西方的淘汰产能, 并顺利进入工业化,
是因为从五十年代开始,
港府以及华人中的一些有心人都在有意识的普及教育。 什么识字班、夜班之类,
那是到处都是。 识字率提高了,
操作机器的时候接受度就快, 所以才能顺利转型。
而尼加拉瓜这边呢,
几乎可以说是全文盲, 就这些人,
目前也只能干干体力活,
能够操纵机械的只有那些精英家庭出身的人员 … “我拟准备在全国铺设识字班、突击班\". …. ”
“无论男女老少,每天都需要抽2个小时的事件出来突击识字。” “教育是重中之重!”
一人艰难道:“陆先生,普及教育当然是好,只不过,所费很大,国库支撑不住。” “不用担心。”
陆文东说道:“政府会向联合国寻求援助。”
“到时候联合国会发动志愿者过来,同时也会提供相应的援助。” “如果还有不足的,我个人名下的慈善基金对此会进行弥补。”
众人互相看看,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当然是同意的嘛。
搞定了教育、土地,
陆文东重新回到第一个话题:“解散的武装在重新挑选之后,可以成为民兵、辅助警察,以辅佐本国的治安力量。”
桑解再加上康特拉等,
手上的武力超过4、5万,
而整个尼加拉瓜也就是这么600万人,
如果一次性把这些在战场上的士兵全部就地解决, 极有可能会造成一些暴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