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议政(第2页)

 

这样的钦差,更像是临时代表朝廷去惩治吏治,了解民生。郭长治看着陆真,难道她想要恢复刺史一职?

 

“陆大人。”他连忙出言阻止:“钦差的职权太大,这样的钦差相当于前朝的刺史一职,恐怕不妥。”

 

宣帝却持不同的意见:“郭卿稍安勿躁,陆卿的意思朕明了,钦差一职乃是虚职,有时限,更受朝中约束。如今更重要的是确定钦差的人选,以及随行人员,尽早解决幽州之事,陆卿可有人选?”

 

陆真点点头,向宣帝推荐了许光,并提出抽取部分禁军兵丁以及巡防营兵丁随行,此行不仅带粮食,还带上了银票。

 

“许光虽是秀才出身,跟在臣身边历经永新县、陇右府的新政落地,更对当地的商贸经济了如指掌,他去幽州,臣可放心矣。”

 

一个秀才,在官场上基本是白纸一张,与朝中各方势力均无牵扯,而且此人有才干,陆真敢推荐出来,是真的要将幽州的事情肃清,尽快落实田改,才能推进南边改革。

 

如此一来,北边挡住外族的窥探与觊觎,南边若是因新政乱起来,收拾一顿也只是时间问题。

 

“如此,便依陆卿所言,封许光为特命钦差大臣,奉命查办幽州各府县赈灾、税粮征收;处理田改落地、官民矛盾等事宜,密信启用八百里加急,奏本入宫呈理政司,其他部门无过问之权。”

 

“护卫队一千人,其中三百人从禁军调配,七百人从巡防营调配。护卫队首领由宁都侯长子谢峰担任,侍卫由许光和谢峰来挑选,粮草补给从户部里出,限期一个月,将事情办妥。”

 

宣帝亲手写下圣旨加盖私章。

 

这个私章也是西宁王和林玉衡觊觎了许久的东西,林玉衡将她的寝殿翻了个遍都没找到,只好整日灌她喝药,让她昏昏沉沉,无法处理政事。

 

“红印和蓝印皆在大政殿,劳烦郭尚书去取来。”

 

“遵命。”

 

宣帝将笔搁下,看到在一旁犹犹豫豫的官吏,问道:“什么事情如此扭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