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 识破身份(第2页)

 魏征微微一愣,心中暗忖,原来这林元正早就识破了自已的身份,当下也不好再多做隐瞒,只是脸上依旧带着几分从容,捋了捋胡须说道:“哦?小友既然早就知晓,却也未曾点破,倒是沉得住气呀。” 

 林元正微微苦笑了一下,回应道:“大人身份尊贵,又是朝中重臣,此番微服前来,想必是有诸多考量。学生贸然点破,怕坏了大人的计划,也怕给这田庄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便一直佯装不知。” 

 魏征点了点头,目光中带着一丝赞赏,说道:“小友心思缜密,倒是老夫小瞧你了。只是老夫微服私访前来,确实是为了一探究竟,看看这田庄为何能有如此与众不同之处,进了田庄后,真是大开眼界,尤其是这农事方面,竟做得这般出色。” 

 “如今这天下,农事之困局重重,许多地方的百姓还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辛苦一年却收成寥寥。你这田庄的法子若是能推广开来,那可是能造福万千百姓,于国于民都是大功一件啊。” 

 林元正拱手施礼,说道:“大人谬赞了。学生又何尝不知天下百姓的艰难。这田庄虽有这些成果,可也要先确保自身能安稳发展,才能有后续的余力去帮助更多的人,并非学生不愿帮忙,还请夫子听我细细说来。” 

 林元正轻叹一声,继续说道:“大人,学生打自心底佩服您的为人,您自少孤苦贫寒,虽穷困潦倒但有大志向,早年不事生业,出家成为道士。他喜好读书,涉猎广泛,眼见天下将要大乱,尤其属意于纵横之说。” 

 “您在武阳郡丞元宝藏帐下为官,为瓦岗李密撰写奏疏谋划,与李密一同归降唐朝后,您自清安抚山东(太行山以东),赶赴黎阳(今河南省浚县城),劝归李勣归唐,接济淮安王李神通。“ 

 “您刚正不阿,敢于在朝堂之上直言进谏,一心只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着想,此等胸怀与气节,实乃吾辈楷模。” 

 “学生虽身处这偏远的上洛县,却也听闻过大人诸多事迹,每一件都彰显着您对这天下的担当。只是,这世间之事,往往复杂难测,这田庄里农户们的生计、工坊的维持与发展,都系于学生一人之身,学生做任何决定都得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