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左藏库空虚(第2页)
尚书右仆射裴寂站起身,神色兴奋,双手抱拳高声说道:“陛下,今日太子嫡子康复,秦王喜添嫡子,实乃大唐双喜临门,国运昌盛之兆。臣以为,不如趁此良机,开仓放粮,赈济天下百姓,一来彰显陛下爱民如子之心,二来也可让百姓同沐皇恩,共贺此喜。”
李渊听闻,眼中闪过一抹亮色,微微颔首,朗声道:“裴爱卿所言极是,正合朕意!百姓乃国之根基,朕自当与万民同享此等喜悦。你即刻协同民部,将此事安排妥当。”
裴寂领命谢恩,退至一旁,民部尚书窦琎,眉头微微皱起,却也不敢在此时公然提出异议。他心里清楚,开仓放粮虽能彰显皇恩,可当下左藏库的储备状况却不容乐观,且各地粮仓的存量也参差不齐,但圣意已决,众臣皆在欢庆,窦琎只能暗自思忖对策。
这时,礼部侍郎李纲站起身,恭敬地拱手道:“陛下,如此盛事,理应昭告天下,彰显我大唐的祥瑞之象。臣建议,派遣使者奔赴四方,宣读诏书,将太子嫡子康复、秦王添子的喜讯传遍九州。同时,在各地道观、寺庙举行祈福法会,为皇室祈福,也为我大唐国运祈愿。”
李渊抚须而笑,欣然应允:“李爱卿考虑周全,就依你所言。此事交由礼部负责,让天下百姓都能知晓我大唐的昌盛与皇室的福泽。”
窦琎闻言,脸上虽挂着附和的微笑,内心却如坠冰窖,忧虑愈发浓重。连年征战,左藏库入不敷出,如今不止要开仓放粮,还要行祈福法会,这又是一大笔支出,长此以往,国库空虚的窟窿怕是越来越大,届时大唐若再有战事或天灾,又该如何应对?
窦琎越想越坐立难安,抬眼望向大殿,众人还沉浸在喜悦中,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不断。他悄悄向内书令萧瑀使了个眼色,两人移步到偏殿。窦琎一进偏殿,便紧锁眉头,急切道:“萧公,咱们不能再这么沉默下去了。左藏库的情况你也清楚,再这么支出,不用多久就要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