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文斗(三)(第3页)
特别是许多佛门的武僧,他们平时除了例行功课外,连佛经都不看,哪里懂庄子说的什么。
“这小子不会答不上来吧,要不要传音告诉他?”青云轻声道。
张紫阳回道:“等等吧,若是不懂,他会求助的。”
青云道:“就怕他在乎面皮,不愿求助。”
江微尘笑道:“那你也太小瞧他了,林灵素记忆力极好,几乎过目不忘,这几年又参与编撰《万寿道藏》,我不信他连这都不懂。”
场上,林灵素斟酌一二后,反问道:“枯荣大师既然知道圣人盗无形,那又何必明知故问呢?”
枯荣一叹,没想到林灵素年纪不大,对这种于修炼无用的经文却也这么熟悉。
林灵素没理会枯荣,解释道:“何谓无形,无形即德行、人心、道德、规矩、礼仪等这些人为赋予或制定的规矩礼仪。
它们不是确实存在的实物,却又影响着我们的一言一行。”
“而《庄子·外篇·胠箧》中所言的圣人就是这些无形之物的代表。
简而言之,就是道德楷模,行为标杆,正如大家教导子嗣或弟子时所举的正面例子。
此圣人乃是世俗道德礼仪的标杆,那些有名望、受人尊崇或者德高望重的,又没明显缺点的都可以说是圣人。
此圣人说的可不是我道门之圣人,与我道门圣人的判定标准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枯荣大师所言道门为“盗门”,实乃无稽之谈。”
场外众人听了林灵素的解释,顿时明悟。
“原来此圣人非我们认知中的圣人,长见识了。”
“如此说来我也是圣人了。”一人兴奋的说道。
旁边之人问道:“是什么让你如此自信,敢标榜圣人?”
那人骄傲道:“在我的家乡,我也是远近闻名,众人尊崇的对象,在我的家乡,我就是圣人,有问题吗?”
周围之人无语,如此说来,那圣人不得烂大街了。
林灵素闻听众人话语,瞥了一眼,受人尊崇还要无明显缺点,至少对外表现出来的形象要没缺点,但理论只是理论,若有人真的自命圣人,却又德不配位,那必有灾殃。
枯荣微微一叹,先行发难被驳回,平局,但丢了先手优势,接下来对方的发问,佛门若不能驳回,那就处于劣势了。
不等枯荣心忧,林灵素显然不准备如此轻易放过,声音继续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