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签包山合同 脑袋让驴踢了(第2页)
徐宁为其介绍胡志勇,赵生民才明白原来不是给徐宁的楞场打更,而是给胡志勇的楞场打更,所以他的脸色瞅着有点难看。
徐宁见此笑着解释道:“赵大爷,25-2号楞场有我股份,也有我邓大爷外甥李野的股份,这都是自个家实在亲戚呐。”
捋顺关系后,赵生民才点头,直言道:“我家里没多少东西,现在去楞场也行。”
胡志勇当然愿意,然后就把赵生民送到了楞场,并给他拿了两筐蔬菜和半袋面,此后赵生民就得一直在楞场了。
马六听说有个老伙计帮大侄儿瞅着25-2号楞场,便拎着一袋老旱烟和一壶酒去了。
虽说两人之前没见过面,但刚见面就觉着有些熟悉,唠来唠去才知道,二人是同病相怜,所以在往后的日子里,俩人闲着没事就聚一块喝点酒。
原本徐宁寻思去趟望兴,毕竟挺长时间没瞅见狗帮了,着实有些想念。
可是这天晚间徐老蔫回来,便和他说郑云龙喊他和杜守财明个去趟林场,应该是把承包荒山的手续办下来了。
听闻此言,徐宁悬着的心当即放下了,他本以为这事不好操作呢,但仔细想想也挺好操作的,毕竟林场、屯子和市里都有自个家人,况且操作这事又不违反纪律。
翌日,他和杜守财来到林场,刚进门郑云龙就笑着起身,先让两人坐下,他则去沏了两缸茶水。
“这事能办,但得需要老杜大哥帮个忙。”
杜守财来之前就听徐宁说了,点头:“成!那具体该咋办”
“简单说就是由集体和林场签署承包合同,再由集体和二宁签转包协议,这属于独一份买卖,所以市里给的标准很低,现在承包每亩山林地需要1块钱左右,利润是二八分成,也就是说一亩地八毛钱。”
“但荒地的价格就得减半了,而荒山还不如荒地,特别是二宁相中的那座石砬子山,几乎没啥价值,所以价格能给到一亩地两毛五,林场不参与分成,如果集体也不愿意参与分成,可以每亩地加五分钱,确保集体利益不受影响。”
老徐家后山拢共有64亩地,按照一亩地两毛六算的话,承包一年的价格才16块6毛4分钱,便宜吗
以徐宁视角来看确实挺便宜的,但在旁人视角却不这么看,谁愿意每年掏将近17块钱包座荒山,这荒山能干啥只能瞅着,又不能下崽儿。
再说,价格问题在每个地区都不同,其中原因相当复杂,需要看当地的经济状况,比如省城周边的荒山、或市里周边的荒山,其价格都是不同的,更别说庆安屯这种纯山沟子了。
“二宁,这个价格咋样我只能争取到这了。”
徐宁笑说:“郑叔,这事办的相当好,我寻思30块钱能包下来就不错了。”
“哪能那么贵,一座荒山也没啥经济价值,无论林场还是市里,都愿意承包出去……再说,你万一能挣到钱呢这不也能给其他荒山打个样么,不至于放在那里闲着。”
郑云龙给杜守财递颗烟,接着说道:“按照承包期限,最低是15年,如果你想种树、比如种松树、柞树这种混交林,最低期限是40年,这个期限是可以继承和转让的……”
徐宁摇头:“那座山没法种树,只能想办法搞养殖。郑叔,我要承包最大期限是多少年”
“今年1月1日有个《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延长土地承包期,鼓励农民增加投资,培养地力,实行集约经营。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十五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如果树、林木、荒山、荒地等,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
郑云龙将报纸放下,说道:“如果不种树的话,我建议你包15年,因为以后可能会有变化。”
这话倒是没毛病,徐宁记着92年前后出了个新指导,意思是说延长承包期限,在原有的基础上延长30年。
徐宁笑说:“郑叔,那我再多嘴问一句,这座山属于未利用地,还是建设用地、农用地”
郑云龙闻言眼睛一亮,“诶呦,二宁挺懂行啊。”
“哈哈,我闲着没事就乐意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