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横跨160光年的战线


联邦现在的星域有多辽阔?

 尽管在这万年多的时间中开始了以毁灭恒星为代价的发展,但事实上联邦依旧抑制不住开发新恒星系的步伐,将原本的疆域扩张到了245个恒星系。

 这是抑制的成果,若是无节制的发展,ella预计此时它们应该开发了350个恒星系以上,并在这些恒星系中继续开发基础设施,继续陷入无法将大量能源使用到武器上的困境。

 不过这是联邦真正掌握的星域大小吗?

 联邦在万年多前开始实施的计划早已经在2000年内出现成效,5个星国建立,并开始朝外疯狂的扩张。

 他们招揽了大量的联邦的想要长生的学者,这些学者帮助他们发展进步,背靠着联邦科技,他们的发展迅速到让人难以相信。

 它们分别是奥罗新星国(81个恒星系)、神圣盟约星国(102个恒星系)、四帝国联盟(153个恒星系)、永恒机械星国(77个恒星系)、苍墨花公约星国(111个恒星系)。

 这些星国外加联邦一共掌握了769个恒星系,这是一个怎样辽阔的星域?

 放在以前连严夏都不敢想象。

 实际上ella和严夏掌控的星域面积已经和橄榄枝文明不相上下。

 他们正在依靠这些星国来实现多余领域的扩张。

 联邦会作为一个高度集中、浓缩、发达的文明中心,它在之后会完成产业升级,将落后的产业转移向五个星国,自己只保留高端的产业链和技术,以此吸收五个星国的资源来丰满自己。

 这种形式的弊端就是联邦本身可能会逐渐衰弱,一个强大的文明应该保留第一到第十产业链,做到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文化业等等层面的全面拥有,全面发展。

 而联邦将落后的产业转移出去就会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想要生产的时候就会受制于人,自己的产能取决于别的星国,当内战发生之后,联邦绝对会成为武器最少的那个。

 这种弊端在除去了ella和严夏之后尤为明显。

 然而联邦和五大星国全部都是ella和严夏的,所以以上的问题其实并不是什么问题,就像你开设一家公司,此时这个公司太臃肿了,而后你将公司重组为集团,分为很多个分公司,这些分公司互不干扰,同时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ella现在就是在这么做。

 “广阔的星域如果没办法整合平均的话那么就会变得臃肿,成为我们的弱点。”

 严夏看着此时的星图。

 这份星图中不仅囊括了联邦和五个星国,同时还有橄榄枝文明的一部分和丝文明的一部分。

 整张星图就算恒星已经被缩小成了一个芝麻大的小点,一光年的距离依旧拥有64公里,猎户座大星云依旧在近10万公里远的地方,他需要进一步的缩小,将恒星本身缩小到分子大小才能在一张桌子上放下星图。

 但那样就无法看清楚恒星的细节了。

 所以星图本身拥有将深空收缩的能力,即将原本距离几光年的恒星系相互拉近,方位保持一样。

 “仅仅星图就能看出星际的辽阔。”

 “相比之下,生命太过渺小了!”

 每一次严夏都会有同样的感慨。

 而此时在星图上展现的却是一条无比长的红色区域。

 因为战争已经打响。

 在/星城运输回12艘巨舰之后不到100年,丝文明就展开了大举进攻。

 这一次的进攻并不是集中在一个点上。

 丝文明已经探测到了联邦战舰的稀缺,虽然现在进入了巨舰时代,也让战舰的数量大大缩减,战线无法被横向的拉长。

 这可以说是联邦现在最大的缺陷。

 丝文明此次派遣的主力舰队根据调查为210万艘,这意味着它们能够在每个联邦恒星系中投入4~5万艘战舰。

 面对这么巨量的战舰,一个恒星系根本无法阻挡。

 这条战线在星图上看似短,其实超过了160光年。

 联邦本身并没有这么长的边境的,丝文明的进攻不仅包括了联邦,还有联邦之外朝向丝文明的两个星国,神圣盟约星国和永恒机械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