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新拉斯蒂星国格局(第2页)

 “既补充了我们飞船数量的不足,又可以赚取高昂的利润。”

 “现在白蛟号就算卖不到500%的利润,也可以卖到150%,而我们可以借助可规避类材料吃到其中100%的利润,那些星国拿到50%的利润就已经争着抢了。”

 “杜马k理事,你去调查一下周边星国哪些符合要求,我们不怕加入的星国多。”

 杜马k听到有自己的任务,十分高兴。

 “没问题。”

 “我这就去,之后的谈判部分也交给我吧。”

 杜马k很努力,乔托分顿时感觉到了压力。

 两人之所以出现在会议中,也是战争之后两人商量的结果。

 他们不能再远离超星科技集团的核心层了,这样下去只能颓废掉,最终变成文明战争之中的傀儡。

 乔托分依旧保留自己的拉斯蒂王身份,但他却拿回了自己理事的权利,他要用理事的权利来控制星国,而不是简简单单只有一个王的身份。

 因为王在拉斯蒂星国的权力很小,他能做的事情也很少,动用的资源量更不用说了。

 两人都在想办法。

 但严夏其实更希望他们颓废一点。

 计划开始之前,他们不颓废自然更好,可以帮助到严夏一些。

 而计划开始之后,严夏就要提防他们后面的那个文明了,他们远离核心人类文明遭遇危险的可能就越小。

 虽然只是猜测,但另可信其有。

 然而,他们现在依旧坐在了这里,严夏并未对他们有过多干涉。

 作为文明的领袖。

 他的干涉很可能导致事情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

 要说其实他已经干涉了,但现在的干涉还是在原本那个文明的计划范围内,剧情一直在稳定推动。

 既然白蛟号产线问题有了解决,严夏便开始下一个问题的讨论。

 “飞船在真正大型战场中只能沦为炮灰角色,就算虚空级飞船可堪一用,但终究和战舰有所差距。”

 “我们在上次战争中应该庆幸我们的敌人很弱,和我们一样都使用飞船来做主力。”

 “但是,真正的上等星国,战舰和飞船的比例已经非常微妙了,在战斗力方面,能够被称为上等星国的,无一不具备一支纯粹由战舰组成的舰队,这个标准是2万艘。”

 “而我们现在战舰的数量仅仅只有320艘。”

 虽然是战争后的数量。

 但就算计算战争前的数量也太少太少了,四个星国全部绑在一起,其实都够不到上等星国的门槛。

 320艘这个数字让在座的人都察觉到自己的弱小。

 原本战争胜利后的兴奋劲儿一下冷却下来。

 参加会议的还有超星科技集团的各部部长、经理。

 他们对这方面的信息掌握得更多。

 特别是资源部、市场部和工程部。

 “暂时战舰产能还没办法拉上来,更合理的方案是购买战舰。”

 “我们市场部进行了相关调研,发现在市面上售卖的战舰有13万多艘,最低价格是320亿,最高价格是4200亿。”

 在十几万年前,一艘战舰的价格低至5000万能源币,生物战舰的价格更低,1000万就可以制造出来。

 但是现在,战舰的技术持续走高,外加人类文明的通货膨胀,战舰基本价格都在500亿能源币以上。

 最顶尖的战舰可以贵到1万亿,但那很少了。

 战舰的大小一般是战舰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原因不是耗材多了,而是加装的能源和武器系统多了,制造一个空壳的话其实成本只有几十亿能源币,大致占据一艘战舰总成本的十五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

 320亿的战舰一般是1万米级战舰,通常来说很少存在15000米级以下的战舰,1万米级战舰超过95%都是15000米级。

 4200亿的战舰一般就是10万米级的大型战舰了。

 1万亿的战舰取决于主炮和引擎的规格,5000亿级以上的战舰普遍搭载了超距武器。

 矮行星级战舰是50万米级以上的战舰,造价2~10万亿,售价一般在5~20万亿之间,但不对外售卖,二十八星国盟约中有两条矮行星级战舰的产线,1000年平均产出1艘,整个二十八星国盟约也才几十艘而已。

 联邦那边的矮行星级战舰很多,因为严夏的命令,削减常规级战舰,增产矮星系级战舰,现在联邦的矮行星级战舰数量已经超过1300艘,还在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