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意识偷袭,原来是傻帽(第2页)

 不过它倒是忍得了,依旧很镇定的朝着舰队网络中放话。

 “敌人又不会直接一个空间迁跃过来,他们还没有那个本事。”

 “放心吧,那些基本就没有打过几场仗的家伙,要在人类文明手中吃大亏。”

 ……

 远去的j还没有飞出网络覆盖范围。

 飞行文明的军用网络可覆盖1万亿公里。

 听着不广,其实这也是军令传播的极限。

 超过了1万亿公里,命令传播过去可能就过了时效,这对于这种区域性网络来说是鸡肋。

 联邦的快子通讯最快2600倍光速,飞行文明的快子通讯经过联邦研究其实还要稍微慢一点,只有2500倍光速左右。

 并不是快子传播速度慢,而是快子通讯设备解析的时间长了。

 快子通讯设备传递速度本身就要计算设备本身的延迟和计算时间,而不是单指快子的速度。

 如联邦初期快子通讯设备速度只有1900倍光速,之后才换代到2600倍,预估快子本身的速度可以超过1万倍光速,但那样需要将快子本身的质量增加到极大,需要消耗远超100万倍的能量,同时信息还不会太精准。

 所以联邦发展了这么多年快子通讯技术,依旧将速度维持在2600倍。

 这大概是比较接近快子通讯技术极限的区间。

 而飞行文明的快子通讯设备为了传播更加复杂的信息,因此牺牲了一些速度,降到了2500倍,要传递更精准,那就需要再牺牲,让快子通讯设备解析信息的时间拉长。

 快子通讯在超过1000光年后,所需要的能量就会逐渐攀升,传递信息所需要的时间也会增加。

 这很好理解。

 因为快子通讯本身就是影响其他维度的快子进行一种泛传播,就像水激起涟漪。

 信息的清晰和准确性,其实就是涟漪的多少。

 一道涟漪的信息肯定不如两道。

 快子通讯设备现在的涟漪数每一次传播超过亿道。

 快子本身数量有限。

 100万个粒子从一个点朝着四周出发,越远那么空隙就越大,另外一边接收到的信息量就越少。

 这就是快子通讯的弊端。

 就算现在技术成熟,也只是将原本的一个圆变成了扇面。

 能压缩快子通讯对于能源的损耗,也是技术进步让扇面越来越小,指向性越来越强。

 不过宇宙跨度还是太远了,在纸上画出再平行的一条线,终究会在远处交汇。

 因为生命永远不可能画出绝对平行的两条线,甚至可能自然本身也无法诞生出两条绝对平行的线来,毕竟宇宙也是有限的。

 j飞行离开不过几个小时,偘就在网络中说话了,他自然也能接收到。

 到现在,j才确定,自己的眼光错了。

 他在瞻台上的时候,觉得偘人品极佳,备受尊敬。

 “没想到却是个伪君子,只要别人不顺他的意就暴露了。”

 “只能说装得太像了。”

 “不对,回想起来装得也不像,只是我太相信这家伙了……”

 j心中一懔。

 “果然有不对的地方。”

 “刚才意识爆发仅仅只灭杀了30万绮罗族,这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疑点,那说明意识的强度并不高。”

 “那东西应该就是藏在瞻台内,小小的瞻台提供的能力也不会太多,甚至联邦就算派人先来了这里,飞行文明20万公里每秒的速度,他们最多也就将战舰或者飞船加速到27万公里每秒。”

 之所以如此确定是27万公里秒速。

 是因为27万公里每秒已经是传统意义上的亚光速,突破这个速度之后会发生很多超乎常规的物理现象。

 比如说飞船内外的时间会明显不同。

 在亚光速之前,这种不同还不容易被察觉,亚光速之后,越接近光速,这种不同就越是巨大。

 最重要的影响其实还是长度收缩,也叫做尺缩效应。

 一个物体运动时的长度会比静止时短。

 超过亚光速,这种效应也会明显,同时对战舰内部精密仪器造成影响。

 除非一些简陋的飞行器,或者拥有抑制尺缩效应的科技,不然很难将飞船或者战舰这样巨大且精密的单位加速到27万公里秒速以上。

 事实上,20万公里每秒时要解决尺缩效应的影响就要费一番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