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诱导


青鬼之眼在面对漫天攻击中,做出的第一个反应是朝着一个方向冲了过去。

 动态的永远比静态的难计算。

 但它面对的是数百万艘战舰,这个数字太大,其实差距会很小。

 这是巴茄离自信的来源。

 不管这个诡异的生物做出任何举动,最终的结果都不会改变。

 本应该如此。

 但它观测中,在武器发射后不到1秒钟,那生物就转移了方向。

 朝着和刚才完全相反的方向前进。

 并不是突然,而是开始绕圈,在32分钟后才彻底调转过来。

 但这种变化让它悚然一惊。

 战舰借用给它的算力让它看到计算结果出现偏差。

 原本100%的命中率,变成了99.99%。

 很小的变化。

 但这只是开始。

 很快就命中率就降低到了99.5%。

 “它做了什么?”

 数据分析出来之后,巴茄离才知道那生物为什么会这么做。

 朝着一个方向移动的时候,己方要击中它就必须将攻击重心偏向它的前方。

 为了避免它转向和减速,所以计算结果中,它的侧面和后面也都会兼顾。

 但攻击密度依旧是正前方占比最大,侧前方占比稍小,正侧方占比更小,后方是占比最小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它直接转向后方,危险系数是最小的。

 这利用的主要就是星际战争的信息获取时间差。

 但知道这个,和做到,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个时间也很赶。

 就比如青鬼之眼调转方向所花费了时间。

 32分钟,半个小时。

 转弯路径4个天文单位,转弯半径为1.27个天文单位。

 百万艘战舰释放出来的武器,所覆盖的范围相当大,接近1个天文单位范围。

 能量束打过去,并非只有击中目标才会爆发,设定距离也可以。

 一道可能只有1米直径的能量束,如果不是攻击战舰这种有强大防御的单位,用作覆盖,其毁伤半径可以达到100万公里以上。

 毕竟这小小的一道能量,可能就是21世纪整个人类文明所有能源总和的几十几百倍。

 100万公里是对战舰级以下单位的毁伤半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核弹对人类和建筑的毁伤半径。

 毫不夸张的说,就算打中的是一颗钢铁星球,那颗星球上也会出现一个100公里半径以上的大洞。

 生物别想在这样的攻击下活下来。

 1个天文单位的距离,按照青鬼之眼的速度,12分钟内是可以脱离的。

 但关键是,这里还被考虑到了预判。

 实际武器的判定要精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