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高温气冷试验堆

2个月后,高温气冷试验堆建设完成。

 今天,正是高温气冷堆内部演示的日子,砾岩按照约定,准备用试验堆向项目小组的各位成员证明技术上的可行性。

 这里是曼塔城北郊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距离砾岩第一次试射电磁炮的地方不远,这也是砾岩选择这里作为桑坦星第一个裂变反应堆点火的理由。

 都是载入星球文明史的重大技术突破。

 黎明时分,项目小组成员陆陆续续到齐了,点火演示将开始。

 砾岩望着试验堆,它的主体是一个两米多高的一体化反应炉,里面包括了自动投料装置、反应室、燃料检测与自循环系统。

 反应炉上部连接的是氦风机,下方则对着热交换系统。

 再往后就是外部的蒸汽轮机和发电机了。

 这套系统可没少花砾岩的时间,主要是反应炉,联邦的工厂都没有类似的生产经验,砾岩有一个月吃住在厂里,现场指导生产,试制失败了好几次才完成。

 燃料也很麻烦,铀提炼厂为了生产出符合厚薄精确,带石墨减速层的多层结构燃料球,也是经过多次调整,才勉强生产出一批符合要求的二氧化铀燃料球。

 倒是蒸汽轮机和发电机很好找,都是成品,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

 市长看人都到齐了,向砾岩点点头,示意可以开始了。

 砾岩随即带上手套和护目镜,从一个金属箱子里,取出3枚黑乎乎、乒乓球大小的燃料球。

 顺着反应堆旁的梯子,爬到顶部,打开阀门。

 郑重地将燃料球全部投入燃料仓,关上阀门。

 砾岩回到地面,首先启动氦风机和热交换系统。

 然后深吸一口气,按下了点火按钮。

 什么也没发生。

 过了好一会儿,还是没动静。

 小组成员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声音越来越大。

 工业署长首先发难:“砾岩先生,为了这个试验堆,我们可是花了很大的力气,甚至有一个工厂专门停工来制造堆体。如果不能成功的话,又需要花多长时间来调整?我们可承受不起这么大的花销。”

 矿产署长也附和道:“是的,那个燃料球,是我见过的最麻烦的燃料,完全不像煤炭,简单加工下就可以拿来发电了,甚至石油精炼都没这么复杂的要求。如果没有后续的大批量订单,我可没办法跟那个开了专门生产线的工厂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