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紧锣密鼓

“好好好,这个名字接地气。”伶鼓起掌来。

 岚也笑着道:“晗这个名字取得好,比我们的都好。”

 瑾和莺也赞同地连连点头。

 “好吧,你以后就叫大白了。”箐笑着摸了摸大白的头。

 53天后,临时聚变发电站点火。

 通电后,近海海藻养殖场也投入了使用。

 海藻的基因编辑和培育早就提前完成了。

 为了防止过度繁殖,砾岩让在基因里加上了温度阈值,只在较高的水温时才会开始分裂。

 而这个温度,只有在养殖场的加热区域才能达到。

 首批次投放的结果很理想,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养殖场面积,只用了不到10天就长满了。

 接下来就是派出大批渔船进行收割。

 收割后的海藻,直接运到中心城的食品加工厂,做成海藻饼。

 一个完整的生产流程搞完,第二批次的海藻又成熟了。

 紧接着,伶的四座智能工厂竣工,开始生产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工厂所需的各种物料和设备。

 33天后,淀粉合成工厂生产出了第一批淀粉。

 砾岩见差不多了,立即启动了第二阶段项目。

 宝贵的暖季只剩下30多天。

 砾岩要抢在它结束前完成第二阶段项目的基础建设。

 而第二阶段的建设内容,就两个。

 一是碰撞式反物质制备与贮存装置。

 然后是可控反物质湮灭发电站。

 由砾岩亲自负责,莺和蔓姝协助。

 项目刚开始,难度便直接拉满。

 首先,选址便难比登天。

 为了保证碰撞产生反氢原子的成功率,加速器需要保持绝对的水平。

 各个加速区段的水平误差绝对值不能超过1毫米。

 这就对选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既要宽敞到能容纳直径接近100公里的加速器主结构,还要保证足够的平坦。

 此外地质结构也必须稳固,避免暖季频繁的地震破坏加速器。

 派出的二十多支勘测队伍,整整10天,也没找到一处合适的位置。

 砾岩等不了了,眼看寒季即将到来,到时候基础施工会受很大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