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官员的道德不断下降(第3页)

 “老爷,咱们去哪?” 

 “直接回……不,去富华斋,买些糕点回去。” 

 马车的木头车轮碾压在石路上发出咕噜噜的声音,不时路过一些碎冰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薛虹坐在轿子里思索着年后的事情。 

 “陛下年后再开恩科,这已经是摆明了要肃清官场了。” 

 砍死一批,总得有补位的吧? 

 这两届,隆庆帝点的进士也颇为耐人寻味。 

 其中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比往届多了不知道多少,清一色的愣头青。 

 可想而知,这么一把愣头青洒到江南,会引起多大的反应。 

 不仅仅是这些人,一直在刑部任员外郎的海瑞,也升职了,来年就要外放到浙江杭州担任知府。 

 这波啊,真是英雄对英雄,好汉查好汉,有江南那群人受的了。 

 本朝的政治还没腐败到明末的程度,在隆庆帝的监管和努力下,不敢说清明二字,但起码也还说的过去。 

 官员这东西……哦,口误,官员不是个东西。 

 官员这个职业从诞生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道德一直在下降。 

 举个栗子就知道了。 

 战国时期,子思曾经向卫国国君举荐过人才苟变:大哥,这人那才尿性呢!!他能指挥五百辆战车的军队,有做双花红棍的潜力。 

 卫国国君就说了:我知道他,确实很有才能。但是他和老百姓收税的时候,吃人家两个鸡蛋,占百姓便宜,人品有问题,所以我不想用他。 

 这要是放到后世外国。那你看看!别说吃俩鸡蛋了,直接吃拿卡要一条龙服务。 

 一个全国gdp倒数的州,副州长贪污的房产证都按斤算,好家伙!怪不得老百姓挣不到钱,原来钱在这啊! 

 苟变人家才吃俩鸡蛋,这是什么?简直是清汤大老爷啊!! 

 当然,这也是个别例子,总体还是好的官员多的。历朝历代,各个国家也一直在想办法整治。 

 可是没有办法,人们不缺吃喝了,总要缺点什么的。 

 还能缺什么?缺德呗!! 

 官员的道德在不断的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 

 可是没有办法,这是大势所趋,薛虹知道,但也改变不了任何事。 

 圣人牛逼不牛逼?再牛逼他也只能约束自己,约束不了别人。 

 薛虹也只能尽人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