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整宗亲,削开销,议分封(第3页)

 宗室子弟,可封于东瀛、琉球、柔佛、吕宋等地。为我大明本土扼守海线,巩固海防。

 至于不愿封国的亲王、郡王,则继续采取陛下的政策。

 并且,受封于此三地的封国国主,保留有政治自主权。但必须接受大明本土的军队的保护与监管。

 至于未来的勋贵,以及于国有功之臣,愿意者则可授予金书玉册,远封海外。

 如身毒、罗刹、甚至是……大弗朗基、小弗朗基等国。

 如此,不消百年,大明版图,便可真正做到遍布寰宇四海,统御天下。日月所照,皆为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隆庆帝听过薛虹的话后,便开始思考此事的可行性。

 一直以来,阻碍华夏继续扩张疆域的最大问题,就是统治辐射到极限了。

 举个栗子。河南要修堤坝,不是说修就可以修的。必须先由河南的知府上报承宣布政使司。

 承宣布政使司再上报京城工部,工部再呈交给内阁,内阁再讨论,然后再票拟,再呈给隆庆帝。

 隆庆帝批阅后,点头说:我觉得ok。

 然后再给户部降旨,拨款,再把旨意传达回地方,再运银子。

 等银子一到开封,天塌了!!

 河堤早就崩完了,知府全家都被冲走了,原地就剩只靴子。(有夸张成分。)

 京城到河南之间政令传达尚且麻烦如此,更别提几千里之外了。

 所以很多时候,看史书的一些命令,感觉是唐人唐语,实际上放到那个年代,把吕尚、张良还有文庙所有人都拉出来,他也没辙。

 而薛虹这个主意就很不错,本土依旧实行大一统,咱们不往华夏本土以及战略要地封。

 全都往海外封!

 反正谁统治不是统治?与其便宜那群番邦蛮夷,还不如让朕的子孙还有大明的百姓过去当国王呢!

 至于未来会不会出现春秋战国那种情况,子国把宗主国干了的情况。

 隆庆帝对此完全不担心,大明要真在几百年后被车翻了,那也是子孙后代菜,和他本人没关系!

 朕给你们子孙后代留下天胡开局已经很够意思了,还想怎么样?

 况且按照薛虹这个分法,还有子国距离大明本土的距离,隆庆帝觉得,想出现春秋的情况,几乎永远不可能,除非未来军队会飞!可以一日千里,万里!

 否则诸侯国永远不可能威胁大明本土。

 与其和养猪一样,把宗室、功勋全部困在京城,还不如废物利用,让他们带人去给大明圈地盘!

喜欢红楼:风华首辅请大家收藏:()红楼:风华首辅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