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科举制度2(第3页)

 千羽胖丫:{所以说进京赶考的就没有落魄书生这一说,落魄的“举人老爷”??[捂脸][捂脸]}

 笔墨难描:{秀才:学霸;举人:学霸中的学霸;进士:超级学霸;进士一甲:顶级学霸}

 奔跑的五花肉:{明清的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一笑如烟:{唐朝是科举制度,考试方向没有限定,但是到了明清的时候,八股取士,限定了八股,学别的都没有用}

 花开富贵:{教育本来就是让聪明的人安定下来,筛选掉不聪明的人,反正他们做不了什么大事[泪奔]}

 就是没素质:{教育本质是约束和驯化[泪奔]}

 金角大王:{小时候不理解范进中举,长大后考编制考了好几年,上岸后我高兴得一个星期睡不着觉,终于理解范进了}

 ………………

 历朝历代的百姓们听到后世之人竟然觉得书生进京赶考会十分落魄时,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

 他们心中暗自嘀咕:

 “这怎么可能呢?难道时间真的过去了那么久,以至于后世之人对我们那个时候的情况已经如此陌生了吗?”

 要知道,在当时,如果一个人能够考取举人的功名,那就相当于鲤鱼跃过龙门,身份地位大不相同,

 这些举人老爷们,哪里算得上是落魄之人啊!

 若是连举人老爷们都被说成是落魄之辈,那他们这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岂不是跟那些无家可归、四处流浪的流民毫无差别?

 再说了,读书人的好处可多着呢!

 首先,他们根本不需要向朝廷缴纳赋税,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节省,

 其次,就连兵役这种苦差事,他们也能免除掉,

 而且,只要这些举人老爷稍稍动动手指,便会有源源不断的钱财主动找上门来,

 全看他们有没有良心罢了,

 大家心里都清楚得很,哪个举人老爷准备进京赶考的时候,没有富商大贾们争着抢着前来示好,送上丰厚的路费呢?

 倘若这位举人老爷运气爆棚,一举高中状元,那更是不得了啦!

 到那时,哪怕只是从他的手指头缝里稍微漏出一点东西来,都足够那些富商们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说,谁要是家里能出个举人,那简直就是祖坟冒青烟,高兴得都要找不到北了!

 想到这里,百姓们不禁开始猜测起来,

 到底是谁在背后乱嚼舌根,给古代人造了这样的谣言?

 想来想去,大家一致认为,肯定是那些专门编写落魄书生与富家娇小姐故事的画本子作者们惹的祸,

 正是他们笔下那些虚构的情节,才让后世之人产生了如此错误的印象,

 这种不实的描述绝对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必须想办法纠正过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