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大宋第一浪子?1(第3页)

 【这首诗将钱塘的美丽和繁华尽收笔下,】

 【据野史记载,金主完颜亮就是因为读到这首诗才想到挥师南下】

 【1008年,他终于到了汴梁】

 【作为少年神童,才名满天下,柳永十分傲气】

 【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榜上有名,还扬言若是没有他,大宋文坛将会失去半壁江山】

 【之后大家就都知道了,他因为当时的政策没有考中,傲气的他喝酒上了头,写下一首《鹤冲天》】

 【一首诗将他的洒脱豁达展现出来,却也成了他的‘催命符’】

 【后来宋仁宗知道他的诗之后勃然大怒,】

 【你既然对功名满不在乎,那我就让你永远没有功名】

 【意气风发的柳三变就这样死去,活下来的是失意无助的柳七】

 【因为皇帝的命令,他无缘科考,只能整日沉迷烟花柳巷放逐自己】

 “这皇帝也太小心眼了吧?怎么能这样!”

 李世民微微侧过头去,用眼角余光快速扫了一眼身旁的魏征,然后压低声音嘟囔道,

 魏征一脸严肃地看着李世民,拱手说道:

 “陛下,身为君子应当谨言慎行,不随意议论他人长短。况且,那可是其他朝的皇帝,岂能轻易评头论足?”

 听到魏征这番话,李世民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他摸了摸自己的胡须,干笑两声后说道:

 “朕不过就是有点好奇嘛,爱卿何必如此较真,一直紧盯着朕不放呢?”

 魏征挺直身子,再次抱拳施礼,正色道:

 “陛下,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微臣既然领受了陛下赐予的俸禄,就必须尽职尽责,时刻提醒陛下言行举止要符合君王风范。”

 李世民听后,无奈地撇撇嘴,嘴里小声嘀咕着:

 “好好好,你说得都对,行了吧……”

 转念一想,他心中暗自思忖,如果将魏征调到其他部门,那么是否就能避免再听到对方对自己的谏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