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上帝之子1

“之前给大家看了科举落榜生黄巢”

 “他简直就是世家门阀的噩梦”

 “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科举落榜生同样起义了呢?”

 “当然有了!”

 “他就是洪秀全”

 “让我们看看这个科举落榜生屡试不中之后做了什么吧”

 ………………

 “啊?居然还有科举落榜生造反?”

 朱元璋瞪大双眼,满脸惊愕之色,难以置信地开口说道:

 “这简直太出乎意料了!”

 一直以来,他对于书生的印象便是手无缚鸡之力、性格懦弱且胆小怕事,

 想当年自己沿街乞讨时,便时常听闻人们议论那些所谓的窝囊书生,

 那时的他虽然落魄但也瞧不起有些胆小的书生,

 他心中暗暗想着,某些个书生恐怕遇到点风吹草动都会吓得屁滚尿流吧,

 然而如今事实却摆在眼前,看似文弱的书生竟敢揭竿而起,公然造反!

 这让朱元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喃喃自语道:

 “原来并非如此啊,他们的胆子竟如此之大!”

 在此之前,朱元璋始终认为,敢于造反之人必定是手握重兵的将军之类,

 唯有将军方有可能在激烈的造反战争中存活下来,

 他们不至于刚刚举起反旗,便被朝廷的大军迅速剿灭,

 可眼下的情形却完全颠覆了他过往的认知,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已然陷入极度的混乱之中,

 就连一向以斯文着称的读书人群体都被逼得走上了造反之路,

 由此不难想象,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百姓究竟过着怎样水深火热的日子,

 想来那清朝的“慈禧太后”定然是对百姓横征暴敛、极尽盘剥之能事,才会导致民怨沸腾到如此地步,

 否则的话,这洪秀全又怎能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呢?

 况且听其名讳,怎么看都不像是精通武艺之人,

 如此看来,当真是文人造反,足见百姓生活之艰难困苦已达极致!

 【洪秀全,原名火秀,为避讳上帝名讳改名秀全】

 【他是太平天国天王,清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汉族客家人】

 【他七岁时才开始读书,也还算聪慧】

 【1827年,也就是十三岁时他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考试——县试】

 【在这次考试中他名列前茅】

 【但等到去广州参加府试的时候他落榜了】

 【家境贫困的他只能在回到家乡后一边务农一边学习】

 “果然啊!那些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留名的人,皆非凡夫俗子啊!”

 李世民不禁感慨万千,

 且看那洪秀全,年仅七岁才开始踏上求学之路,

 到了十三岁时,已然具备参加考试之能力,

 如此早慧聪颖,实乃令人惊叹不已,

 毫不夸张地讲,称他为寒门贵子,可谓名副其实,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于寻常百姓而言,想要读书识字,简直难如登天,

 若洪秀全有幸生于钟鸣鼎食之家,想必凭借其卓越天资和不懈努力,定能成为当时举世闻名的大才子,

 好在如今的他,虽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但同样在浩瀚史书中留下下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