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表姐,找凿井工匠

李世民怎么都没料到,混小子的一首诗,竟然会给大唐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

 

当然他不清楚,这其中除了诗的作用,还有不良人托的作用。

 

“啧啧...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西山五十州。这诗写得多霸气啊,真想提三尺剑去边疆建功立业。”

 

“我大唐已经在关山西边收取了13州,还有37个州等待着我等去收复呐。”

 

“兄台,咱们一同提剑去西域,混得最不济也能当个小小的官吏。”

 

“同去同去,听说高昌、伊州、浑州都缺武侯,我们去那边看管奴隶做事,干满3年就能当小吏。”

 

...

 

宋代以前的朝代,不仅王国的统治者尚武,就连民间的百姓一样尚武。

 

魏叔玉之所以让不良人造势,还不是想大唐百姓永葆尚武的血性。汉族屹立至今而不灭,就是靠骨子里的血性。只要那股血性不失,汉族将会永远引领这个世界。

 

皇宫,御书房内。

 

“陛下陛下,天大的好事啊,皇榜处好多百姓要去边疆参军。”

 

“啥??”

 

李世民很懵逼。

 

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那些府兵实际上就是军户。随着大唐均田地以及休养生息的政策执行,很多老百姓并不想儿子落为军户。

 

成为军户虽说免掉徭役与赋税,但随时随地都可能被抽走去打仗。

 

“侯爱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侯君集躬身道:“陛下,微臣派人去询问过,原来他们是受一首诗的影响。”

 

李世民虎躯猛地一震,脸上闪过浓浓的不可思议。

 

“难道是那首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西山五十州不成?”

 

侯君集重重拍下大腿:“陛下,正是这首诗啊,真不知是何人所作,写得也太豪迈了。”

 

李世民总感觉心情难以平静,缓缓长吐一口气道:

 

“这首诗乃魏驸马所作,没想到它竟然会让一些人主动去参军。”

 

这时房玄龄、魏征、萧瑀等人,也被带进御书房。

 

“见过陛下。”

 

“你们莫非为百姓们积极参军而来??”

 

“回陛下,正是此事。”

 

“玄龄你怎么看?”

 

房玄龄沉思片刻,“陛下,这肯定是好事,不过也得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