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古代炮灰小农女12(第2页)

 社会地位,人脉关系比在场所有人不知道高出多少。

 说一句阶级跨越也不为过。

 尽管都说什么穷秀才,可事实上呢,只要愿意放下虚无缥缈的身段,秀才即使做不到富贵,可衣食无忧却也是很容易的。

 “真好啊!咱们老谢家,总算有出头这一日了!”

 已经七十多岁的太叔公被人颤颤巍巍搀扶过来的时候,话都说不利索了,却还是坚持着在一众族人殷切的目光下,定下了来日开宗祠的良辰吉时。

 这时候人们大多聚族而居,比如眼前的谢家村里,光是同一个姓氏就足足占了八成往上。

 一族之内同时出了两位秀才,对整个村子来说,都是天大的喜事。

 整整半个多月,谢家小院的热闹都没停过。比之前考中童生时,不知道热闹了多少倍。

 包括谢四叔在内的一家子脸上笑都快笑僵了。

 安宁也是这时候才知道,家里居然还有这么些亲戚。她娘小陈氏那里尚且不算。已经嫁出去的大丫这次不仅自个儿带着一双儿女回来,还带着身后一大家子。大姐夫态度更是殷勤了不知多少倍,光是手上带的礼,两只手都险些拿不下。

 短短半月,光是各处收到的礼,足足有小半屋还多。

 不止有各路亲戚,大头还有谢家村附近的小地主们。

 这些年读书用到的花费,可以说仅一夜就已经回本了大半。

 怪不得都说这年头农家子弟读书,与赌博无异,赌赢了名利皆收,输了一无所有。

 安宁轻抿口递到手边的果茶,继续着手上还未完成的画作,对屋外的热闹只看了一眼,就不再多看。

 倒是一旁的三丫,眼中激动都快溢出来了。帮着磨墨的功夫,眼睛都止不住往外瞧。

 整整大半月,谢家上上下下的亢奋劲儿都没消停过,尤其在得知谢小弟两人还曾被县令召见,更是被允许入县学听课。

 “真的,儿子你真见到县太爷了!”

 “县太爷长啥样,是不是特别威风!”

 一大家子人目光炯炯地看着眼前的孙儿(儿子)。

 十五岁的谢琰已经成长为半大少年,起码个子比之谢老三也差不得什么。因着自幼读书身上自有一股斯文气,加上人长得俊秀。一袭青衫,眉眼含笑走出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的温雅公子。

 三言两语就将一家子哄的找不着北,刚回来的谢小弟却没有在堂屋内停留。而是迫不及待地来到书房,见到正伏在案上,气定神闲练字的安宁时,这才狠狠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