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晋三分礼乐崩(第2页)

 根据《左传》啊,赵盾有个儿子叫朔,娶了晋成公的女儿庄姬,俩人生了个儿子叫赵武。可惜这朔小子命短,早早就去了。赵盾的弟弟赵婴呢,跟这侄媳妇庄姬有点不清不楚的,赵同、赵括这俩人可不干了,硬是把赵婴给赶到了齐国。赵婴走之前还说了:“我在的时候,栾家那帮人就不敢闹事;我一走,我那俩哥哥可就危险了!再说,人嘛,各有各的本事,少了我能咋的?”可惜啊,人家就是不听。赵婴还做了个梦,梦见天使跟他说:“你祭祭我,我就保佑你。”赵婴还真就祭了,第二天就走了。

 庄姬因为赵婴被赶走,心里那个恨啊,就跟晋侯说:“赵同、赵括想造反,栾书、却至还给他们作证呢!”晋侯一听,这还了得,直接把赵同、赵括给杀了。赵武呢,就跟着庄姬在宫里长大,他那片地儿也让给了祁奚。

 晋景公啊,有一天做了个噩梦,梦见个大厉鬼,头发拖到地上,捶着胸脯跳着说:“你杀我孙子,不仗义啊!我得找上帝评评理去!”说完,砰砰砰地把大门、寝门都给撞坏了。晋景公吓得一骨碌就醒了,跑屋里去,结果门又让那鬼给撞坏了。晋景公醒了之后,赶紧找了桑田那地方的巫师来占梦。巫师一说,跟梦里一模一样。晋景公问:“咋办呢?”巫师说:“您吃不上今年的新麦子了。”

 晋景公这不甘心嘛,又从秦国找了个名医来。名医还没到,晋景公又做了个梦,梦见自己肚子里有俩小人儿说:“这大夫挺厉害,咱们咋办啊?”一个说:“咱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他能拿咱们咋样?”等那名医来了,一看,摇了摇头说:“这病治不了啊,在肓上面,膏下面,扎针够不着,吃药也不管用。”晋景公一听,说:“真是个名医啊!”给了他不少好东西,让他回去了。

 到了六月丙午这天,晋景公想吃新麦子,就让人献了上来。他还特意把桑田那巫师叫来,说:“你看,新麦子我都吃上了,你说得不准啊!”说完,就把巫师给杀了。可刚要吃饭呢,晋景公就觉得肚子胀,跑厕所去了,结果就这么掉进去了,没了。有个小臣,早上做了个梦,梦见背着晋景公上天。等到中午,他还真就把晋景公从厕所里背出来了,不过这时候的晋景公已经凉透了,小臣就跟着殉葬了。

 晋景公没死之前,韩厥就跟晋侯说:“赵盾的功劳,赵朔的忠心,都没个后人,那以后谁还愿意做好事呢?”晋侯一听,觉得有理,就把赵武给立了,还把他那地儿给还回来了。

 孔子写的《春秋》里,就记载了晋侯杀了赵同、赵括,没提赵朔。这可是圣书上的白纸黑字啊!可《史记》里又写了屠岸贾的难事儿,还有程婴、公孙杵臼保护孤儿的事儿,也不知道是咋来的。有人说啊,这是根据韩信保护孤儿的故事编的。韩信那时候快被杀了,家里有个客人,藏了他的三岁儿子。这客人知道萧何跟韩信关系好,就去找萧何帮忙。萧何一听,眼泪哗哗的,说:“冤啊!冤啊!”客人一看萧何挺真诚,就把事儿跟他说了。萧何一听,吓了一跳,说:“你能把淮阴侯的儿子藏起来吗?中原不能待了,快跑南粤找赵佗,他能保住这孩子。”说完,萧何还写了封信,让客人把孩子送到赵佗那儿。赵佗一看信,就把孩子当自己儿子养了,还封了个官,赐了姓韦,跟韩家一半儿的地位。现在这孩子那家族啊,在广南、海濡那边可风光了。因为这事儿是汉人写的,不方便明说,就把吕后写成屠岸贾,韩写成赵,萧何家写成公宫,程婴、公孙杵臼就成了韩信那客人的名字。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就这么给写下来了,结果就成了千古疑案,跟现在的小说似的,根本不是真的。

 晋景公之后啊,传位给了厉公州蒲,可这厉公也是个倒霉蛋,被栾书和中行偃给杀了。这俩人杀了厉公之后,又从京城把襄公的曾孙悼公周给接了回来,立为国君。这悼公啊,虽然才十四岁,但那可是个聪明绝顶的主儿,他用了魏绛等人,救灾减税,节约开支,还时不时地用用百姓,愣是把晋国的霸业又给兴起来了。他带着大军出去转了三次,那楚国都不敢跟他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