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大唐盛极而衰(第3页)
这杨贵妃啊,精通音律,性格机灵,特别会揣摩皇上心思,皇上对她那是宠爱有加。民间还有歌谣唱道:“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门楣。”贵妃想吃荔枝,皇上每年都得命人从岭南快马加鞭送过来。贵妃有时候还悍妒不逊,皇上曾把她送回杨铦家,可皇上因为想念她连饭都吃不下,很快就又把她召回来了。贵妃姐妹三人,都长得漂亮又有才,皇上管她们叫“姨”,也都宠爱有加,封为韩国、虢国、秦国三夫人。她们跟杨铦、杨锜等五家,竞相奢侈,权势倾天。
再说那安禄山,兼任御史大夫,这人长得肥头大耳,肚子都垂到膝盖以下了,常自称重三百斤。他外表看起来憨厚直率,其实一肚子坏水。在皇上面前应答敏捷,还时不时来点幽默。皇上曾指着他的肚子开玩笑说:“你这胡人肚子里装的是什么玩意儿,怎么这么大?”安禄山回答说:“没什么别的东西,只有一颗赤诚的心。”
安禄山想经常出入皇宫,就请求做贵妃的儿子。皇上和贵妃坐在一起的时候,安禄山先拜贵妃。皇上问为啥,安禄山说:“胡人习惯先拜母亲再拜父亲。”皇上一听,高兴得不得了。安禄山身体健壮,那方面能力还特别强,贵妃就喜欢上了他,两人就搞到一起了。皇上还命人给安禄山在亲仁坊盖了座大宅子,下旨要盖得富丽堂皇,不惜工本。安禄山过生日,皇上和贵妃都赐给他衣服、宝器、酒席,那待遇可厚实了。过了三天,皇上还召安禄山进宫,贵妃用锦绣做了个大襁褓,把安禄山裹起来,让人用彩轿抬着。皇上听到后宫里欢声笑语,问咋回事,身边的人说贵妃在给安禄山洗三呢。皇上亲自去看,一看乐坏了,赐给贵妃洗儿的金银钱,又厚赐安禄山,大家玩得可开心了。从那以后,安禄山出入皇宫就没人管了,有时候跟贵妃一起吃饭,有时候整夜都不出来,外面都传得沸沸扬扬的,可皇上就是不怀疑。
打从唐朝开国以来,边疆的统帅都是用那些忠厚老实的名臣,任期不长,也不让他们遥领职务,更不让他们兼任多个职务。可李林甫这家伙,他想堵死边疆统帅入朝为相的路,就说胡人不懂诗书文化,然后跟皇上建议:那些文臣当将领,一碰到打仗就吓得不行,哪比得上用那些出身低微的胡人呢?胡人勇猛果断,善于打仗,出身低微的胡人又没有党羽。皇上一听,觉得李林甫说得挺有道理,就开始重用安禄山这些人,边疆的节度使都换成了胡人。
李林甫还多次在皇上跟前夸安禄山,皇上就让安禄山遥领平卢节度使,后来又让他兼任范阳、河东节度使,还封他为东平郡王,镇守范阳。那时候皇上觉得天下太平,整天就玩乐,把政事都交给了李林甫。还让百官把每年地方进贡的东西都送到尚书省,然后用车直接拉到李林甫家里。
李林甫这家伙,特别会逢迎皇上身边的人,迎合皇上的心意,来巩固自己的宠信。他还把言路给堵死了,把皇上的耳朵给捂住了,好让他自己干那些坏事。他嫉妒贤能的人,排挤那些比他强的人,好保住自己的相位。
他还多次兴起大狱,诛杀贬逐那些贵臣,来扩张自己的势力。连皇太子以下的人,都对他畏惧得不敢正眼看。他在相位上待了十九年,把天下搞得乱七八糟,皇上却一点都没察觉。
再说杨贵妃的堂兄杨钊,这家伙没啥本事,曾经在蜀地当过兵,穷得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想巴结杨贵妃,好让她在宫里给自己当内援,就找到了杨钊。他让杨钊给京城送春彩,还送了万缗蜀地特产作为路费。
杨钊到了长安,把蜀地的特产分给妹妹们,说:“这是章仇公送的。”于是杨家姐妹天天在皇上跟前夸章仇兼琼,皇上就把章仇兼琼提拔为户部尚书,杨钊也跟着沾光,地位一天比一天高。
后来皇上让杨钊当度支郎中,这家伙特别会敛财,国库很快就充裕起来。他还奏请皇上去看看,皇上一看,嘿,这么多钱,从此以后就把金帛看得跟粪土似的,赏赐起来没完没了。
杨钊一年之内升了十五次官,最后当上了文部尚书,文部其实就是吏部。杨钊因为听说图谶里有“金刀”的说法,就请皇上赐名,皇上就给他赐名国忠。
李林甫一死,杨国忠就当上了宰相。这家伙还派人诬告李林甫跟突厥的阿布思谋反,皇上就下诏追回李林甫的官爵,还剖了他的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