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宋朝兄终弟及(第3页)

 皇上驾崩后,他的弟弟晋王光义继位,就是太宗皇帝,他改了名字叫皋。吴越王钱俶来朝见,太宗皇帝留他不让走,钱俶害怕了,就把地盘都献了出来,太宗封他为淮海国王。太宗皇帝派潘美等人分道伐北汉,又亲自带兵去增援。辽国派使者来问:“你们为啥伐北汉啊?”太宗说:“北汉违抗命令,我们得去问罪。如果北朝不支援,咱们还和以前一样友好;不然,就只有开战了!”

 潘美等人屡败北汉兵,北汉向辽国求救,辽国派兵增援。潘美等人大败辽军,全力攻打北汉,北汉主投降了。太宗从太原出发,接着去伐辽,辽国将领纷纷投降。辽国的耶律学古守燕,全力抵御宋军,但抵挡不住。辽主派耶律休哥去救燕,太宗和辽将耶律莎在高梁河大战,耶律莎战败想逃,耶律休哥的军队正好赶到,和耶律斜轸分左右翼进攻。双方激战,太宗大败,急忙乘驴车逃跑才免于被俘。从此,宋辽和好关系断绝。

 皇上的嫡子德昭啊,跟着太宗攻太原。有一次军中夜里受惊,不知道皇上在哪里。还有人想立德昭为帝呢,太宗听了很不高兴。回到京城后,因为北征不利,太宗很久没有行赏太原之战的功臣,德昭就提了出来。太宗大怒:“等你当了皇帝,再赏也不迟!”德昭一听这话,回去就自杀了。太宗听说后惊悔交加,跑去抱着他的尸体大哭:“傻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后来追封他为魏王。

 北汉平定后,天下又归一统。只有契丹占据着河北幽、蓟之地,宋军多次攻打都不能收复。这天下啊,已经不是汉唐时期的模样了。

 赵普啊,他在朝廷里混了好些年,可卢多逊老是说他坏话,说他一开始就没想着拥立皇上。赵普心里憋屈啊,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正巧,晋王府的老同事柴禹锡等人告发秦王廷美骄横不法,可能有阴谋。皇上心里犯嘀咕,就问赵普。赵普趁机说,他想当宰相,好监察奸臣,还自称:“我作为老臣,被权贵们排挤。”接着,赵普就把当年昭宪太后临终前的遗命,还有他以前上表的事儿一股脑儿说了出来。皇上打开金匮,看到誓书,又看了赵普以前的奏表,就召见他,说:“人谁没有过错呢?我还没到五十岁,就已经知道四十九年的错误了。”于是,赵普就当上了司徒,还兼着侍中。

 当初啊,昭宪太后有遗命,太祖要把皇位传给皇上,皇上再传给廷美,廷美再传给太祖的儿子德昭。可德昭死得不明不白,德芳也夭折了,廷美心里就开始不踏实了。柴禹锡一看机会来了,就上书说廷美要谋反,想动摇他的地位。皇上心里没底,就召见赵普,告诉他太后的遗旨。赵普说:“太祖已经犯过错,陛下您可不能再错了。”于是,廷美就倒霉了,卢多逊也被贬了,赵普又当上了宰相。廷美最后因为忧愁过度,死了。

 皇上的长子元佐啊,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得跟皇上一模一样,皇上特别疼爱他。廷美被贬到房州,元佐还使劲儿救他。可廷美一死,元佐就疯了。有一次重阳节,皇上召集诸王在御花园宴饮射箭,元佐因为病刚好,没参加。等诸王宴饮完毕回家,晚上路过元佐那里,元佐就生气了:“你们都去陪皇上宴饮,就我不去,这是抛弃我啊!”于是他就借酒浇愁,夜里放火烧了自己的宫殿。皇上大怒,把他贬为庶人。

 赵普呢,也被免了宰相的职,吕蒙正当上了参知政事。他刚一进朝堂,就有朝臣指着他说:“这小子也当参政啊?”吕蒙正假装没听见,就过去了。同僚们气不过,问那人的姓名,吕蒙正连忙制止:“你们要是知道他的姓名,恐怕一辈子都忘不了,还是不知道的好。”当时的人们都佩服他的度量。

 再说夏州的李继迁,他闹事,契丹还封他为夏王,后来干脆立他为夏国国主。

 皇上在位时间长了,太子还没立。寇准从凤翔被召回京,皇上问他:“我的儿子们谁可以继承皇位?”寇准说:“知子莫若父,陛下您自己挑个能让天下人满意的。”皇上说:“寿王怎么样?”寇准说:“陛下觉得可以,那就赶紧决定吧。”于是,寿王元保就被立为太子,还改了名,叫恒。寇准当了参知政事,吕端当了平章事。

 当初啊,皇上想让吕端当宰相,有人说:“吕端这人糊涂。”皇上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可不糊涂。”下定决心用他。后来皇上病了,宣政使王继恩嫉妒太子英明,就暗中跟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等人商量,想立以前的太子楚王元佐。宰相吕端去宫里探望皇上,见太子不在旁边,就怀疑有变故。他拿笏板写了个大大的“渐”字,让亲信官吏赶紧去召太子入宫侍奉。皇上在位二十三年,驾崩了,享年五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