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闯王入京亡明

此段历史发生在公元1644年,主要讲述闯王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自缢而亡的明朝灭亡历史。李自成灭掉明朝后,但自己也没有坐稳,轻而易举被清军打败,清军入关,开启了清朝统治。

 这一年,世界历史上,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值。英国马斯顿荒原战役爆发,议会军取得内战中的一个决定性胜利,结束了王军对英格兰北部的控制,克伦威尔和他的铁骑军开始在战争中崭露头角。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发行,为新兴的资产阶级革命注入了理论强心剂。西班牙陆军在罗克鲁瓦战役中失败,预示着西班牙霸权的衰落。葡萄牙人在蒙提霍之战中击败了西班牙人的干涉军,为葡萄牙后来的独立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莫斯科公国的进攻狂潮后稳住阵脚,加强了向乌克兰方向的军事压力,并挫败了哥萨克和克里米亚鞑靼人的进攻。奥斯曼帝国因内部问题进入一个短暂的紊乱期,并尝试进攻威尼斯,由此引发的大土耳其战争从 1644 年一直打到 18 世纪初。

 有诗道:明兴宦者时揽权,口衔天宪殊未然。其间忠正不多得,子鹅片肉非常食。巀嶪煤山树千枝,君缢南枝臣缢北。兜鍪短袖入宫里,乱臣贼子皆朱履。九龙床坐舆台躯,皇极殿上曾区区。天兵一起还西走,金珠壑葬烟花薮。一年两度兴亡悲,回头宁见煤山碑。

 话说闯王李自成兵临京城下,明朝这边却一言难尽,皇帝的内库里明明有银子,却死活不肯拿出来当军饷,非得让户部想办法。这户部的钱很快就花光了,没办法,只能去找那些皇亲国戚、大太监们帮忙凑饷银。皇帝派了太监徐高去给嘉定伯周奎传话,想让他带头捐款,给大家做个表率。这周奎呢,哭穷哭得那叫一个惨,说自己根本没钱。最后实在推脱不过去了,才勉强捐了一万两银子。要说这太监里头,王之心那可是最有钱的主儿。皇帝亲自找他谈话,好说歹说,他也只肯拿出一万两银子来。其他人呢,也是各有各的小心思,捐多捐少都不一样。只有太康伯张国纪还算大方,捐了两万两银子。后来李自成打进城,拷问王之心,一下子就追出了十五万两现银;抄周奎的家,搜出了五十二万两现银,还有价值几十万的珍宝财物。这可真是让人想不到,这些平日里哭穷的人,背地里藏了这么多钱!

 眼瞅着李自成的部队越来越逼近京城了,就有人劝皇帝南迁,先避避风头。没想到皇帝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气呼呼地说:“你们这些人平日里就知道拉帮结派,搞小团体,现在到了该死守的时候,还说什么南迁的话!” 说完这话,皇帝就下令在京城各门分营布防,设置大炮,还给每个守城的士兵发了一百文钱。同时,下诏让前太监曹化淳负责守城。这时候,还发生了一件怪事,南京的太祖孝陵夜里传出阵阵哭声,仿佛连老祖宗都在为大明的命运感到悲哀。

 李自成带着部队从柳沟一路直抵居庸关,他的伪权将军还发了一份檄文到京城,上面写着:“十八日到幽州会同馆暂且缴械。” 这消息一传到京城,可把所有人都给震住了。皇帝赶紧下诏,让三大营驻扎在齐化门外。可谁能想到,李自成的部队很快就攻陷了昌平州。总兵燕守鑅那可是条硬汉子,他大骂贼寇,宁死不屈,最后英勇就义。昌平失守的消息传到京城,皇帝这才想起前吴麟征的奏疏,赶紧飞檄让吴三桂带兵入京救援,可这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李自成的骑兵经过昌平,太监高起潜吓得屁滚尿流,直接弃关逃到西山去了。李自成还分兵去抢掠通州的粮食储备。

 十六日那天,皇帝正在御殿里,召集考选的各位大臣进来问话,问他们怎么增加军饷、安定百姓。滋阳知县黄国琦的回答很合皇帝的心意,当场就被授予给事中的官职。其他大臣按顺序回答问题,还没轮到一半呢,就有人送进来一封秘封的信件。皇帝一看,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立马起身就走了进去,留下大臣们站在那儿干等着。过了一会儿,皇帝才出来让大家都退下,这时候大臣们才知道,原来是昌平失守了。当天夜里,李自成的部队就直接攻打平则门。京城内外的城墙垛口一共有十五万四千多个,可当时登上城墙守城的只有五六万老弱病残的士兵。而且这些士兵连做饭的炊具都没有,只能买外面的饭吃。军饷已经拖欠了很久,每个人就发了一百文钱,大家早就没了斗志,人心涣散。李自成还偷偷派了他的党羽,带着大量金钱,装扮成大商人,在京城的城门附近开店铺。又派了一些奸细,带着钱财去衙门里当掾吏,专门刺探朝廷的机密,把朝廷的大小事情都摸得一清二楚。

 十七日一大早,皇帝就上早朝,召集大臣们来议事,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正说着呢,突然听说李自成的大军来了。刚开始报告说过了芦沟桥,没过一会儿,就说已经攻打平则门、彰仪门等城门了。城外的三大营根本不堪一击,全都溃败投降了。那些火车巨炮,也都成了李自成的战利品。李自成的部队掉转炮口攻城,炮声震得地动山摇。大臣们正在侍班呢,襄城伯李国桢骑着一匹马,急匆匆地跑到宫阙之下,汗水湿透了衣服。内侍想要阻拦他,李国桢着急地说:“都什么时候了,君臣想要见上一面,都没那么容易了!” 皇帝把他召了进去,李国桢上奏说守城的士兵不听命令,打一个人起来,另一个人又躺下去了,根本没法指挥。皇帝没办法,只好命令内侍们都去守城,一共有好几千人。皇帝还搜罗了内外库的二十万两金子用来犒劳军队。这一天,有些老百姓痛哭流涕,主动捐钱,凡是捐钱的都被授予锦衣卫千户的官职。到了十八日,李自成开始攻城,炮声不断,流矢像雨点一样密集。李自成的部队抬头对着守城的士兵喊道:“赶紧开门投降,不然就屠城啦!” 守城的士兵们吓得要命,他们把炮口对着外面,却不装铅子,只放硝焰制造点声响,还挥手示意让李自成的部队后退,然后才开炮。这哪是在打仗啊,简直就是在演戏!

 李自成到了彰仪门,大喇喇地找了个地儿坐下,晋王、代王就像俩跟班似的,在他左右席地而坐。太监杜勋在下面伺候着。杜勋扯着嗓子朝城上喊:“城上的人别射箭啊,我是杜勋,你们放个人下来,咱唠唠。” 城上守城的士兵说:“要想让我们放个人下去当人质,你得先上来。” 杜勋一听,胸脯一拍,满不在乎地说:“我杜勋有啥好怕的,要啥人质啊!” 提督太监王承恩就把杜勋给拉上了城。这杜勋一进城,就跑到皇宫里头,对着皇帝那是一顿猛夸,说李自成的部队有多厉害、势力有多重,劝皇帝赶紧为自己打算打算。还有那守陵太监申芝秀,他从昌平投降了李自成,也顺着绳子爬上城来见皇帝。这申芝秀一见到皇帝,就把李自成那些大逆不道的话全说了出来,还让皇帝退位。皇帝一听,那火 “噌” 地一下就冒起来了,把申芝秀狠狠地骂了一顿。宫里的那些太监们想把杜勋留下来,杜勋却说:“现在秦、晋二王在李自成那儿当人质呢,我要是不回去,这俩王爷可就性命不保啦。” 大家一听,也没办法,只好把他放出去,又用绳子把他缒下城去。杜勋下去之后,还跟守城内的王则尧等人说:“咱这伙人以后的富贵那是稳稳当当的。” 一开始,还误传杜勋殉难了呢,皇帝还追赠他司礼监的官职,让他的后人荫庇锦衣卫,还给他立了祠堂,到这会儿才知道他早就跟着李自成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