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顺治一统入佛(第3页)
再说郑王济尔哈朗和都统谭泰,两支军队都打了胜仗。清廷就召郑亲王回朝,留下博洛、尼堪两郡王继续出征大同。他们和尚与总旗姜镶对峙,一直僵持不下。没想到明朝的旧部招集散兵,东边一股,西边一股。博洛要分兵去围剿,兵力根本不够用,就赶紧申请增兵。摄政王接到报告,亲自率领英王阿济格等人出居庸关,攻下浑源州,直达大同,和博洛会合,继续攻打大同。正好赶上城里粮食吃完了,姜镶的部将把他刺杀了,开城投降清朝,山陕地区也就平定了。平定了山陕之后,就把政务交给地方官处理,然后班师回朝。
这多尔衮一看各处都平定了,心里那叫一个美啊,在府邸里没什么事儿,就经常和肃王一起找乐子。后来还派官员到朝鲜,要朝鲜国王把两位公主送来。您说他这日子过得多逍遥,可他光知道贪图享乐,没考虑到后患啊,结果染上了咯血症,就这么一命呜呼了。顺治帝为他停止上朝,按照皇帝的礼制给他办丧事。到了顺治八年,大家商议让多尔衮的长子多尔博继承睿王的爵位。
咱再说明桂王这边,逃窜到南宁之后,那形势是一天比一天艰难,没办法,只能向孙可望求救。这孙可望当时占据了整个云南,还自己僭越称王,国号叫后明。他还想劫持永历帝,结果被他手下的李定国给打败了。孙可望没办法,逃到长沙,投降清朝的洪承畴去了。这洪承畴自从孙可望来投降,了解了桂王的情况后,马上上表请求发兵向西征讨。清帝就任命贝子洛托为宁南靖寇大将军,和洪承畴一起从湖南进发。又任命平西王吴三桂为平西大将军,带着都统从汉中向四川进发。还任命都统卓布泰为征南大将军,带兵向广西进发。这三路兵马约定好到贵州会合。
没过多久,这三路大军就接连传来捷报。清帝又命令豫章王子信,郡王铎尼为安远大将军,率领禁军到贵州,统领这三路兵马,每路五万,浩浩荡荡地前进。这时候,桂王的军队都归李定国掌管。李定国听说贵州失陷了,赶紧派兵去防守那些险要的地方。可奈何清兵分成好几路杀过来,李定国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抵挡不住啊,只能带着部队往云南跑,还护着桂王从永昌逃到右甸。等清兵追上来了,李定国还是不敢迎战,就和桂王匆匆往西逃到腾越,又转向南甸,渡过木囊河。这木囊河,就是和缅甸的交界。缅甸人让桂王的随从官员都放下武器,才让他们过去。到了缅甸都城,一看缅甸人大多穿着短衣,光着脚,桂王的随从官员就混进缅甸人的集市里,就这么在缅甸的集市里勉强过日子。
再说清信郡王铎尼,因为桂王等人逃到缅甸了,就向清廷奏捷。清帝下旨,让大军回朝,留下吴三桂镇守云南,还让他儿子吴应熊在京城任职。顺治帝觉得这次荡平了云贵,天下一统,可以享受太平日子了。
可谁能想到,突然有人来报,说江南几十个州县都被郑成功给占了,现在南京都危在旦夕了。顺治帝一听,大吃一惊,说:“朕即位十几年了,东征西讨,一天都没闲着,这皇帝当得真不自在,我仔细想想,倒不如去做个和尚,还能自在些呢。” 说完就要传旨检阅兵马,打算御驾亲征。这可把百官给吓坏了,赶紧上奏说:“这不过是些小喽啰,哪用得着皇上您操心呐!” 这事儿到底怎么发展,咱下回接着说。
上回书咱说到顺治帝一听江南局势紧张,郑成功占了不少地盘,南京都快保不住了,就想御驾亲征,百官们赶紧劝阻。这第二天啊,顺治帝升殿,正打算挑个日子出兵呢,突然兵部尚书跑上来呈上奏章,说江南总督郎廷佐在表中称,郑成功这事儿已经被崇明总兵梁化凤给平定了,各处失地都收复啦。顺治帝一听,那叫一个高兴啊,马上就下旨,把梁化凤提拔为江南提督,还任命达素为安南将军,让他去进攻厦门,打算把郑成功这势力彻底给连根拔了。
咱再说说郑成功,打了败仗之后,又逃回厦门,还想着找机会再干一场。正带着人往前行动呢,没想到上游突然来了一支清兵,迎面就杀过来。郑成功这时候也没心思抵抗,就带着大伙逃奔台湾去了。
这边吴三桂留守云南,日子过得挺安稳。可他想着得把明朝宗室的残余势力都给除掉,就上了一道奏章,里头说李定国到处抢夺地盘,要是不把他彻底消灭干净,就没法过上安稳日子。顺治帝这时候觉得天下已经基本统一了,不太想再大动干戈。刚接到吴三桂这奏章的时候,心里还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可架不住大家都赞成吴三桂的提议,没办法,就命令大臣爱星阿带兵到云南去会合吴三桂一起围剿。
爱星阿到了云南,和吴三桂一起进兵木邦,抓住了白文选,一直打到缅甸都城。一边要求缅甸交出桂王,一边赶紧飞奏朝廷报捷。顺治帝接到这捷报,知道大功告成了,心里就有了别的想法。
顺治帝这宫里啊,有一位董鄂妃,是南方的汉人,顺治帝对她那是格外宠爱。可谁知道,这董鄂妃突然一病不起,最后竟然去世了。顺治帝和她少年夫妻,感情深厚,为此停止上朝五天。后来奉太后的懿旨,打算追封董鄂妃为皇后,这事儿发生在顺治十七年。
顺治帝经历了这一场惨痛的变故,心灰意冷,就想着脱离尘世。到了第二年正月,只留下一纸遗诏。这遗诏一传开,各大臣都特别惊讶疑惑,都说昨天早朝的时候,圣上还健健康康的,怎么一夜之间就驾崩了呢?没办法,只能遵照遗诏,按照惯例哭灵吊唁。另一边,由辅政大臣带着八岁的天子在太和殿即位。这皇三子玄烨继承皇位,拟定年号康熙。第二年改元,后来被尊称为圣祖仁皇帝。这真是: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车驾六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