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无所事事(第2页)

 而最后,貌似是同那位孙三娘走在了一起。

 想到这里,孙志高就不得不吐槽一句了,这家伙虽然因为殿前失仪未授官职。

 可到底也是个进士。

 而那孙三娘是什么人?且不说是一个杀猪的农户出身,而且他进京之前还是被休之妻。

 虽说,北宋这个时期的女子,虽然女子地位低下。

 可却还没有到达程朱理学往后的压迫,女子和离再嫁也是平常之事。

 可和离,同被休?还是不一样的!

 作为被休妻之人,孙三娘不被人戳脊梁骨都不错了,居然还能有进士娶其为妻。

 更不要说,还带着一个十几岁的儿子。

 说起程朱理学对女子的迫害,那就不得不说这是一场天大的误会了。

 尤其是朱熹,简直要哭晕在厕所里。

 存天理,灭人欲。

 这是程朱理学提出的概念。

 其原意是强调天理的崇高和人欲的节制。

 天理指的是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人伦纲常,如老婆听老公的、臣子听君王的等这些与生俱来、不可改变的规范,将其上升为天理。

 虽然……

 这些确实是在强调,妻子挺夫君的是不容改变的天理。

 可在程朱理学提出之前,就是如此做的,某种层面上来说就是天理啊!

 可在其灭人欲的概念当中。

 则认为,一个人过度的、不合理的欲望,如吃饱了还想吃山珍海味,一个媳妇不够非要妻妾成群,这都是不合理的。

 而这些针对儒生,针对男子的理念。

 到了明清时期,就被当时的理学家将其极端化,套在妇女身上,强调守寡、贞洁。

 这与程朱的本意相去甚远,从而导致人们对这一概念产生误解。

 尤其是朱熹,简直要哭晕在厕所里。

 都说在对于女子的迫害,来源于他,可事实上在朱熹的理念中,认为如果夫妻没有孩子,才是可以纳妾的。

 裹小脚,诸如此类的陋习,也不是他所提出的。

 在这个历史时期,儒学与佛道处于竞争关系,儒学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佛道的挑战。

 佛学进入中国后带来了完美的宇宙解释系统,对终极问题有深入的解答和阐述,而儒学此前主要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在这方面相对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