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还是要杀

“宣!”

 “翰林院修纂孙志高入殿。”

 半个时辰过后……

 大殿当中,才传出一道尖细的声音,随后,此前那个阻拦孙志高的太监,才面带笑容的走到孙志高面前。

 说道:“孙修纂,您现在可以进去了。”

 “是!”

 孙志高深呼吸了几次,尽量让自己的心态变得平稳,方才迈开步子向文德殿中走去。

 文德殿中。

 孙志高目不斜视,稳步向前,让心中忘却一切。

 一直走到御前,才躬身向着仁宗行礼道:“微臣!翰林院修纂孙志高,参见官家。”

 作为官员并不需要对皇帝行跪礼,这是让孙志高极为满意的地方。

 虽然,他不是不能行跪礼节,但心中必然是不情愿的。

 官员向皇帝下跪的规矩,最早是在元朝出现的。

 先秦时期,虽然也有跪拜,可只是一种比较正式的坐姿,并不带尊卑色彩,也不是上下尊卑的礼节,不带有明显的等级之分。

 汉朝时,皇帝和丞相是同坐的,其他大臣也是如此,君臣之间平等相待。

 到了晋朝、南北朝和唐朝,君臣之间依然是坐着的,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异。

 宋朝时期,君臣之间开始站立。

 但还未发展到下跪的地步。

 在宋朝初期,大臣们上朝时的礼仪还与唐朝相似,多采用坐礼制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宋朝的君臣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体现在上朝礼仪上,就是大臣们由坐而站。

 这一转变的标志性事件与宰相范质有关。

 相传,在一次朝会上,宋太祖赵匡胤以视力不佳为由,让范质上前呈递奏章。

 范质在呈递奏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座位已被撤去。

 从此之后,大臣们上朝便不再享有坐的权利,而是改为站立。

 尽管……

 宋朝大臣上朝时由坐改站,却并不意味着需要对皇帝行严格的跪礼。

 除非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如皇帝举行盛大仪式或接见外国使臣时,大臣们可能会行跪拜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