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怎堪那辽贼南渡?(第2页)

 下阕则着重写人物的活动与情感,通过对往昔回忆的描写,流露出一种离恨之情。

 情感细腻且深沉,具有独特风格。

 只能说不愧晏几道了。

 “……”

 欧阳旭脸色越发灰暗。

 刚才话一出口的瞬间,智商就已经重新占领了高地,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个多么愚蠢的举动。

 如今单单是一个晏几道,就让他自愧不如。

 更不要说是还未下场的孙志高了。

 “哈哈哈!”

 “好!”

 “好啊!”

 “叔原这首词写的好啊!那我也来凑一凑热闹。”

 而欧阳旭受到是打击,还在持续当中,继晏几道过后,苏轼同样站了出来。

 洋洋洒洒甩了一首词出来。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相较之下……

 苏轼的鹊桥仙更加另辟蹊径。

 传统七夕诗词,大多都是吟咏爱情的旧调,可苏轼却是一反常态,转而吟咏友情,更具新意。

 上阕:写七夕之事,紧贴词牌之意,为友人离别之愁思开怀。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此三句,借用了王子乔成仙的故事,写得仙气飘飘,飘逸脱俗。

 下阕同样引用典故,

 借用晋人遇仙的典故表达与友人聚会的快乐和离别的感慨。

 “玛德!”

 孙志高心中直接暗自骂娘。

 这就是苏仙的含金量吗?写首诗都要引用典故,简直就是离谱。

 痛!

 实在是太痛了。

 如此看来自己还需沉淀啊!

 “哈哈哈!”

 “好!”

 “好!”

 “子瞻,这首词写的甚好!居然七夕之词,歌颂友情。”

 “叔原自愧不如。”

 对于苏轼的巧思,晏几道那是相当的佩服。

 “哈哈哈!”

 “欧阳旭!不知苏兄,还有晏兄这两首鹊桥仙,比之你的那首何如啊?”

 对于欧阳旭的拉踩还在持续,其中李勿表现的最为积极。

 “我……”

 欧阳旭已经尴尬的说不出话来了。

 恨不得直接在地上找个缝隙,就此钻进去。

 啊!

 我滴天爷啊!

 自己为什么想不开,要来参加诗会啊?

 “哈哈哈!”

 “叔原,谬赞了!”

 “叔原刚才那首词,感情之细腻,子瞻亦是自愧不如。”

 面对晏几道的夸赞,苏轼也是难得的谦虚。

 随后,又接着说道:“你我这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比之仲永而言,不过是班门弄斧罢了。”

 “是啊!”

 “小文公,不知可有佳作,给我等鉴赏一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