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出任江南路转运使(第2页)
萧钦言躬身领命。
随后,说话时腰杆已经挺的笔直,整个人散发着一种说不出的气度。
“……”
北宋边境同辽国接壤的两路,
主要是河东与河北。
萧钦言出任河北总督,如果契丹人起兵南下,那无异于是将自己放在了契丹人的马蹄之下。
要么将契丹人拒之门外!
要么以身殉国!
见对方这副气度十足的样子,孙志高心中有些沉默。
世人都说文人风骨。
孙志高作为一个后世之人,他不懂得什么是风骨。
可这一刻……
孙志高觉得从这位奸相身上的看到的东西,就是文人的风骨。
而反倒是那些自诩清流的文人……
都是一些真正的奸佞之徒!
辽国打仗是不讲究兵法的。
一般进行大型战争,都是兵分两路,进行冲锋掠尽,最后进行迂回和包抄。
而就是这一招……
仗着骑兵部队的机动性,往往打的别人毫无还手之力。
不过……
对于这一招运用更为登峰造极,乃是更为往后的金国,就是靠着兵分两路,迂回包抄的策略。
直接打残了大宋。
每一路都有五到十万的骑兵,这谁顶着住啊!
两河地区。
河东路的崇山峻岭成为抵御辽军的天然防线。
只要控制了这里的险要关隘,就可以有效的阻击辽军。
历史上,契丹人在此地的几次进犯都被成功击退。
特别是在雁门关之战中,名将杨业大破辽军。
相较之下……
河北西路的地理位置就要差上许多了。
地处华北平原,与辽国接壤的边界线较长,防御形势非常严峻。
华北平原的一望无际为辽军骑兵提供了理想的战场,因此河北防线是北宋国防的关键。
不过……
大宋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为了加强河北地区的防御,采取了多种措施。
增兵河北地区,将兵力主要集中在镇、定、高阳关等地,以控扼咽喉之地。
同时,北宋还利用河北地区的湖泊、沼泽等自然地理条件,将其连接在一起形成“水上长城”,以增加防御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