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有人提前掀桌子了?

“……”

 听到新任谏议大夫的话,仁宗皱了皱眉头。

 眼中带着一丝不善。

 不是?

 这些谏议大夫,一个个都是怎么回事??

 怎么全都是没有脑子的蠢货吗?

 一个个全都不符合自己心意呢?

 就没有人……

 把这谏议大夫也给弹劾一下吗??

 好让自己找个由头,顺势再换个人呢?

 “我说……”

 “你们这些言官!”

 “是不是,一天天吃饱了没事干?”

 富弼也是面色铁青。

 不是?

 这御史台今天弹劾这个,明天弹劾那个?

 这也就算了?

 怎么还有胆子弹劾到自己头上了??

 难不成?

 自己这当朝宰执,百官之首的身份是假的不成?

 “富相!”

 “你这是什么意思?”

 谏议大夫也是个有骨子的人,虽然气势上有些胆怯。

 可还是梗着脖子,硬怼了回去道:“老夫身为谏议大夫,监察百官就是老夫的责任。”

 “而刑不上士大夫!”

 “不杀文官,言官!”

 “乃是太祖皇帝立下的誓约,你是想陷官家于不孝之地吗?”

 “你这种行为!”

 “老夫作为言官!难道不该弹劾吗?”

 谏议大夫不怂的原因……

 那是觉得自己占理。

 因为……

 刑不上大夫的祖训,确实是宋太祖立下的誓约。

 虽然……

 不是这不是原话。

 可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据陆游的《避暑漫抄》记载,宋太祖赵匡胤在建隆三年(公元962年)立下誓约。

 当时他已建立宋朝,通过酒宴收回武将兵权后,为了反思前朝教训,建立更完善制度,提升士大夫与读书人的地位,从而立下此誓约。

 其誓约内容主要有三条:

 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这可是太祖皇帝立下的誓约,可是比誓约都要管用的东西。

 同时……

 还得子孙有了要求。

 虽然不是原话,可对于宋朝的士大夫群体来说,这可是刻在骨子的誓言。

 只要宋朝不灭!

 那他们士大夫群体,就是永远的既得利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