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仙筒有容莫及

第46章 时局


 神元王朝德隆五十九年,东部青州、琼州、益州大旱,继而又有蝗灾为祸,民不聊生,流民匪盗四起。

 德隆皇帝不忍百姓受苦,于是下旨:

 免除了三州百姓两年赋税,以休养生息。

 令户部筹备赈灾事宜,拨粮三百万石,拨银三十万两,以赈济灾民。

 三州官员需及时抚慰灾民,安置遣返流民,并剿灭境内匪患。

 圣旨下达后,迅速被各州郡官府公示,显出皇帝的仁德之政。

 一时间,大小官员纷纷歌功颂德,上表称赞君王圣明,朝堂之上一片祥和的景象。

 户部官员领旨后,丝毫不敢耽误天命,马上与各地官员配合,征钱征粮。

 一顿鸡飞狗跳后,总算向全国各地的民众征收到了数百万石赈灾粮和数百万银两,期间还惩治了一些不遵从圣上旨意的刁民。

 然后又星夜兼程,把三百万石粮食和三十万两白银送到了三州赈灾。

 三州官员第一时间上表朝廷,代百姓叩谢圣主隆恩!

 替百姓做了这么大的事,官员老爷们自然不能白干,顺便也替他们分了粮食和银子,大有大拿,小有小拿,分配合理,皆大欢喜。

 清乐知县夏正和也收到了五万石粮食和五千两银子,按照惯例,全都存放在了府衙后的密室中。

 他一分都不会用,只是替百姓存在这里罢了。

 这些朝廷大事,自然不是升斗小民可以理解和参与的,所以三州百姓从未听说过什么赈灾的事。

 他们只知道皇帝老爷免赋税一年,这已是天大的恩情!

 不过话又说回头,如今的东部三州,百姓不是在当流民就是在乱匪,想收税也收不上来。

 方运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又处理了三波打算来村子里洗劫一番的土匪,干掉了三个大王。

 周边的土匪也都知道了小东村这个地方,是块难啃的骨头,也就没人再愿意来这里打劫。

 土匪都绕着小东村走,却涌入了一批人过来移居,他们大多从周边村子逃难而来,也有少数不愿意当土匪的流民。

 方运花三千多两银子买下了李贵财家充公的一百五十三亩地,合二十两一亩。

 平日里要买这些地至少三十两一亩,不过陈老爷动动笔,上好的良田就变成了普通的田地,价格自然也就降下了一个档次。

 他把地全都租给了阿旺,村子里最近住了很多外人进来,这些人没有土地,只能去当佃农。

 想在不会受旱的小东村买地,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一亩地每年大概能收三石稻谷,方运收五成租,一百五十三亩地就能收到近二百五十石的稻谷。

 最让方运开心的是,李贵财夺了他的房子后,并没有住人,只是在里面放了些杂物。

 他打扫了一番后,在里面住了一夜,睡得格外香甜。

 如今,陈少阳的身份水涨船高,已经成了方运在村子里的代表,备受陈长富和村民的重视。

 每天夜里回到山上时,还被方运批准炖一只大公鸡,并且每天吃一点百年份的药材,实力增长得飞快。

 阿庆现在已经成了陈少阳的铁兄弟,每天不睡觉,跟块望夫石似的,在山上翘首以盼,等着他回来一起吃鸡。

 方运手上已经有了四个一模一样的黄色小钟,里面分别装了几百、上千的魂魄。

 他还从那几个大王身上搜到了八粒血红色丹药,放在圆筒中一段时间后后,血腥味淡了很多。

 小黄和小黑一看到这种丹药,就跟看到了骨头似的,不停地围着他摇尾索要。

 方运只好将其收回到圆筒中,这种来历不明的丹药,他可不敢随便让小黄和小黑服用。

 万一出现什么问题,让他们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跟大黄交代哟。

 “主人,我昨天放哨时听到有流民说,一伙数千人的乱匪正在攻打夜莺镇,马上要成功了!”

 这天一早,陈少阳跑到山顶上,给他带来了一条消息。

 镇子上人多、钱多、粮食多,对这些乱匪的诱惑力更大。

 方运听到这个消息,除了震撼,更多的是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