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太空吸尘器(第2页)

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重载铁路线四处延伸,到处都是飞驰的列车,到处都是起降的飞船,到处都是忙碌的智能设备与克隆体。

在李青松挑选的地质稳定区之外,剧烈的火山活动喷发出了汹涌的熔岩,猛烈的地震瞬间将平整的大地撕裂,这变化原本已经如同天崩地裂一般剧烈,众多的小行星还要过来凑热闹。

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小行星撞击到这颗大卫星上。

较小的小行星无非是撞出一个撞击坑而已,较大的,甚至能引发强烈地震,并将物质撞击到太空中去。

一方是繁忙的建设,一派文明气息,一片稳定。另一方则是如同炼狱一般,堪称灭世级别的灾难层出不穷。

这颗被李青松命名为牛郎a的气态巨行星质量实在太大,引力也太过庞大,而年轻的牛郎星系内部天体数量也实在太多。

于是,这颗气态巨行星便如同一台强效吸尘器一般,将无穷无尽的各式小天体吸引到了自己这里,然后撞击到自己身上。据李青松估计,平均每天,撞击到牛郎a的或大或小的天体数量就高达1亿颗以上,总质量约有一万亿吨以上。正是因为这频繁的撞击,才导致牛郎a的颜色变成了灰色,而不是如同木星那样的淡黄色。

因为撞击实在太过频繁,便导致这被李青松命名为牛郎a1的卫星也遭受了池鱼之殃。

哪怕仅有万分之一的质量撞到它上面,也高达一亿吨了,等同于数万颗半径为10米的小行星。

因为牛郎a的引力加速太过庞大,导致就算是这样一颗小行星撞击,其释放出的能量也高达3.21015焦耳,等同于大约80万吨tnt炸药爆炸所释放出的能量!

而如此猛烈的爆炸,在这颗星球上平均每天都要发生数万次。

可想而知,这颗星球之上的环境有多么恶劣。

当然,小行星的撞击可不会挑地方,不会特意避开李青松进行建设的这些地质稳定区。

之所以这里不受撞击,无非是李青松派遣了大量飞船,将所有原本要撞击到这个区域的小行星全都摧毁或者推离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