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天网计划(第2页)

较为初级,便意味着可以大规模生产,短时间内便能生产出巨大的数量。

事实也是如此。

虽然此刻李青松的整体工业规模还较小,各种工厂的数量都不算多,李青松也仅仅只能抽调出两座工厂专门用于这种造物的总装而已,但此刻的日产量仍旧达到了一万台。

众多零部件搭乘重载列车汇聚到总装厂之中,又在智能机械的控制之下来到组装线上,由克隆体决策维护,由神工ai负责实际组装,这种设备便如同流水一般,从组装线上源源不断的流淌出来。生产完第一批的一万台之后,李青松立刻指挥克隆体驾驶着空天两用型飞船,将其带到了牛郎a1环绕轨道。

在这里,一座大型的太空基地已经建成。这些金属箱子模样的科技造物便被放置到了太空基地之中。

这些金属箱子便被克隆体与机器人们放置到了自动充能流水线上,完成了工质与同位素电池的补充。

之后,这些金属箱子的指挥权限被统一交给了悟空ai。

在遍布整个牛郎a系统的众多探测卫星的观测之下,已经闯入,或者即将闯入牛郎a系统的无数或大或小的小行星的数据全部被收集了起来。

经过悟空ai的运算,具备威胁的小天体立刻被分辨了出来,然后指令立刻下达到了这些金属箱子之中。

刹那间,如同蜂群离巢一般,数千台金属箱子在自身动力的推动之下,迅猛的离开了太空基地,各自分散向着预定的目标冲去。

来到目标身边后,这些金属箱子便会自动附着到那些小行星之上。

它们身上的金属爪子能让它们牢固的附着在各种形状、各种材质的小行星之上。完成固定之后,离子推进器即刻启动,推动着这些小行星改变了当前轨道。

于是,这些原本要撞击到牛郎a1上的,便被推离,无法再撞上去;

原本要撞到牛郎a,那被李青松规划为氘气田区域的,也被推离,撞击到了牛郎a的其余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