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繁华落幕(第2页)
基于女娲ai的不断迭代提升,以及分子层面的全基因图谱分析,李青松尝试使用新技术进行了一批克隆体的制造,在一代又一代的优化迭代之中,他此刻的最大意识链接数已经缓慢提升到了约15亿,实现了足足50%的提升!
15亿的最大意识连接数,便意味着他差不多可以将总计30亿的克隆体全部唤醒了。
毕竟算上必要的休息和轮换时间,差不多要两倍于最大意识连接数的克隆体才足够使用,不至于会那么极限。
但同样限于物资有限,李青松并未将那10亿名克隆体唤醒,而是仍旧维持着20亿名克隆体保持清醒的局面。
综合来看,这千年航行,整体科技进步堪称巨大。只是,距离真正统一强核力,突破到强核层次文明,还是有一点距离。
现在,千年时间已过。哪怕如何节省,之时所携带的那些物资仍旧消耗的差不多了。
必须要选择一个恒星系停靠一下,进行一番补给了。早在数百年前,李青松便已经开始为舰队的停靠与补给做准备,已经开始挑选合适的恒星系了。
确定了目标之后,这数百年来更是有意识的调整舰队航向,不断向这个恒星系靠拢。
此刻,舰队距离目标已经只剩下了约1.2光年的距离。那是一颗平稳燃烧的,质量与大小都比太阳小一点,年龄约在35亿年的青壮年稳定恒星。
它内部有着足够庞大的行星系统,却又不像是牛郎星系那般混乱,正是停靠进行补给的好地方。
在李青松的命令之下,舰队便向着这颗黄中泛红的恒星行驶而去。
当距离与方向俱都调整合适后,李青松终于下达了千年以来的第一个减速命令。
一时间,数万艘大型飞船、空天母舰那沉寂了千年的主发动机同时启动,同时开启了向着恒星方向的猛烈喷射。在这无数台发动机推动之下,那消失了千年之久的微弱减速重力再度出现在了飞船之中。
几十年时间的减速之后,庞大的舰队终于进入到了恒星系内部。
遥望着那颗明亮的恒星,看着面前庞大的气态行星与多颗岩质行星,李青松心中却并没有终于来到物资充裕的恒星系之中的兴奋,反而满是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