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征服者的改革逐渐深入人心(第2页)
这一提案虽然看似不痛不痒,但对于许多依靠科举谋取高官职位的士族家庭来说,却是一次巨大的威胁。为了保护自己手中的利益,他们开始暗中策划反对改革的行动。这些士族在江南、山东等地积累了深厚的经济与社会资源,许多人拥有庞大的土地和财富,他们的反抗不仅仅是政治上的,更是经济上的,直接影响到地方的秩序与发展。
征服者深知,改革不能急功近利,尤其是在面对这些反对力量时,需要非常小心。为了避免直接冲突,他开始采取一种“温水煮青蛙”的策略,逐步实施科举的改革,首先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试点改革,待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再逐步扩大到全国。这一策略相较于直接冲击士族的利益,要温和得多,但也足够缓慢和隐蔽。
与此同时,康熙帝对征服者的改革计划逐渐给予了更多的空间,尽管他也有过迟疑和反复,毕竟对于那些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传统官僚体制,康熙帝还是有着深深的依赖感。但他深知,时代的发展要求他作出一定的调整,否则,清朝的统治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康熙开始在适当的场合,表达自己对改革的支持,并且为征服者提供了更多的政治资源和经济支持。
面对不断升级的地方反对势力,征服者知道,单靠这些局部的改革并不足以撼动整个社会结构。他决定采取更为直接的措施,不再仅仅依赖于温和的策略。他开始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手段,打击地方的豪绅和那些反对改革的官员,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他加强了对地方税收的监管,并通过派遣中央派遣的监察官员,逐步削弱地方士绅的影响力。
这一决策是非常冒险的,地方的反抗越来越激烈,甚至有地方官员公开与豪绅联合,打压征服者所推行的改革。尤其是在江南、浙江一带,改革的推进几乎被彻底阻碍,地方豪绅与腐败官员联合的力量,强大到让中央政府难以忽视。征服者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尤其是康熙帝已经开始对他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改革产生了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