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者在清朝征服者爱写作

第72章 马车一路行至郑县(第2页)

 县衙虽然简朴,但整洁有序,内堂的一副对联吸引了征大人的注意:“公生明,廉生威。”他驻足片刻,点头说道:“此联虽简,却为官之本。”知县听了,面露惭色:“下官惶恐,不敢言公廉,惟愿本县百姓安居乐业,才不负皇上重托。”征大人见他言辞恳切,心中对这位知县的印象添了几分好感。

 稍作休息后,征大人决定微服出行,实地考察民情。他换上一身普通的布衣,只带了贴身随从。他们沿着街道漫步,目光不时扫向周围的街市。郑县的集市虽不算繁华,但货物种类齐全,从农具到布匹,从药材到陶器,应有尽有。每个摊位前都聚着几名挑选货物的百姓,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

 在一家卖竹篓的小摊前,一位年迈的老人正和摊主争论价格。征大人走近,听到老人抱怨今年田地里的收成不如往年,家里人口多,生活困难。摊主却一脸无奈地解释道:“大爷,这竹篓也是手工编的,费工费时,我已经尽量压价了。”征大人看着老人拮据的模样,心中一阵酸楚。他悄悄让随从掏出几枚铜钱,交给摊主,随后转身离开,不让老人发现。他心中明白,这只是杯水车薪,但却是他力所能及的小事。

 继续向前走去,征大人看到河边的一片稻田里,有农夫正背着沉重的水桶挑水灌溉。炎热的阳光下,汗水顺着他们的面颊滑落,身上粗布衣衫已经被汗水浸湿。征大人停下脚步,目光久久停留在这幅画面上。他深深地明白,正是这些默默耕耘的百姓,用他们的双手养育了整个国家。然而,他们的辛劳,却常常未被朝堂所重视。心中一阵沉重的他暗下决心,将所见所闻一一记录,回京后禀报圣上,并争取更多政策的支持,帮助这些最朴实的百姓。